(一) 三十年代的戲院
我1931年1月生於北平市,母親愛看京戲,常帶哥哥和我進戲園子看戲。1937至1943年小學階段,是我看戲最多的時期,趕上了京劇繁榮的後期。初中後離家住校,便沒時間進戲院了。
我家住在西城新街口西大街,離家較近的是西單牌樓長安大戲院,這是母親常帶我們去的地方。西單牌樓西側還有一家戲院名叫“哈爾飛”,母親帶我們去過幾次。此戲院後來改為電影院,再後改名西單劇場,似乎不再演京劇了。雖然長安、哈爾飛離家較近,乘一路有軌電車只七站地,但母親愛看北京戲曲學校的戲,所以到前門外廣和樓看戲最多。母親也帶我們到前門外慶樂、華樂戲院看富連成或榮春社的演出,但次數少些。東城東安市場內有一家吉祥戲院,離家較遠,散戲後須坐人力車回家,故而少去。
那時看戲是隨到隨買票,售票處有一張座位表任你選擇。頭一等是包廂,不是每個戲院都有。二等是池座,就是正對舞臺的前十來排。池座以外的座位屬於三等。有的戲院還有貼墻根的板凳座位,叫做高凳,是四等。有時還有買站票的,比高凳又差一等:那時看戲的人比較老實,買什麼票就坐什麼位,即使池座有空位,也不去冒坐。
母親經常買池座票,只買她自己的,小孩子不打票,也沒有座位。我六七歲時坐在母親懷裏看熱鬧,十來歲時懂得些戲名了,常常溜到臺邊站著看。遇到工作人員勸阻,便回到母親身邊,不久再悄悄走到臺邊觀看。
為了買到好座位,須早些到達戲院。這時場內空空蕩蕩,只有耐心等待。不久,敲響了第一遍鑼鼓,觀眾開始入場。相隔十幾分鐘再敲第二遍,觀眾到了少半。三遍鑼鼓後,觀眾達到六七成,隨後墊戲開場。每逢正月開箱戲,還有“跳加官”表演,亮出“天官賜福”條幅,祝福觀眾好運。直到壓軸戲上演,觀眾才陸續到齊。
我在等待開戲時,除了聽老一套的開場鑼鼓,還呆呆地望著師傅點燈。早年戲院照明沒有上千瓦的大電燈,而是用汽燈。開戲前由兩位師傅給兩盞汽燈打氣,點燃後懸挂在戲臺兩側,頓時明亮如晝。
現在京戲舞臺,幕布和布景已經改得相當先進。我幼年時所到的戲園子,只用一大塊幕布隔開前後臺。大幕兩側各有一塊門簾,是演員出入的門戶:一側為“出將”,一側為“人相”。為便於演員出入,便有專人打簾子。臺上的桌椅也要有人去搬動。主角開唱前潤嗓子,“跟包的”走上臺去遞茶壺。還有鼓師、琴師一乾人等坐在戲臺左側直面觀眾。凡此種種,臺上顯得比較雜亂隨意。加上戲台下叫賣“花生、瓜子、洋煙卷兒”的吆喝聲,以及頭頂上飛來
飛去的手巾把兒,老北京舊戲院的派頭很突出也很有趣。
(二)我愛看的戲
北京戲迷講究聽戲,我只知看戲。當年最愛看武戲,不論長靠短打,不管生旦凈醜,只要有武打就愛看,聽到緊鑼密鼓就來精神。
武戲中又最愛看猴戲。那時,李萬春最拿手猴戲,他演的《安天會》我屢看不厭。此戲現已改名《大鬧天宮》,一個鬧字和一個安字,反映了時代不同觀念不同了。當時還有《五百年後孫悟空》,以及年年上演的《盤絲洞》等猴戲,不如《安天會》看著過癮。《十八羅漢鬥悟空》打得妙趣橫生,看了也很開心。李萬春還擅長演關公戲,看過他的《灞橋挑袍》《走麥城》等戲,因武打不夠刺激,興趣稍差。
我最喜愛的武生是王金璐,他是戲曲學校的頂梁柱,紅極一時。拿手戲是《長坂坡》,扮趙雲出場時總是瞇縫著眼,一派沉著鎮定神態。待到二目圓睜,又充滿殺氣。威風凜凜的大將風度,令人肅然起敬。看到他獨擋曹營八員大將,不禁拍手叫好。短打武生喜歡富 連成的黃元慶,他演《連環套》中的黃天霸及《銅網陣》中的錦毛鼠白玉堂,都被幼小的我視為英雄 好漢。此外還看過尚和玉、高盛麟等人的武戲,印象不如王、黃深刻。
與黃元慶同演《銅網陣》的葉盛章是紅極一時的武醜。他飾演的翻江鼠蔣平,不但武藝高強,而 且性格可愛。他的“鐵門檻”功夫至今仍歷歷在目。葉盛章不但擅長公案戲中的楊香武、朱光祖等角色,更富有創新精神,排演了新戲《酒丐》。因為只看過一次,記不清劇情了,但酒丐夜宿的破廟有副對聯,至今仍然記得是:“古廟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雲封:”小學三四年級學生能記住此對聯,是否預示我對詩詞書法有一定的悟性?葉盛章還新排過《小五義》中的《徐良出世》。白眉毛老西徐良是又一位武藝高強並詼諧可愛的武丑角色,葉盛章演得活靈活現,令我心馳神往。
“四小名旦”之一的毛世來,在20世紀40年代走紅。他擅長刀馬旦,與宋德珠齊名。他們演的《百草山》《泗州城》等武旦戲也是我愛看的,因為有眼花繚亂的“打出手”。那時舞臺較小,只有四名天兵天將,不似今天有六至八名之多,難度也不及今日,但仍然很好看。那時的刀馬旦不但由男角扮演,而且必須踩蹺。就是腳蹬一副特製的“三寸金蓮”,真腳被肥大的長褲褲腳包住,像是腳下踩了一雙高跟鞋。打出手時,只用“三寸金蓮’’踢槍,有一定難度。如今踩蹺已被廢除,刀馬旦也由女角擔當,用真腳踢槍一樣漂亮可觀。
跟隨母親看戲,文戲看的更多,但興趣不如武戲,所以對演員的記憶不深。粗略回想,的確看過不少大名角。凈角有金少山、侯喜瑞、郝壽臣、裘盛戎、周和桐、袁世海等;丑角有蕭長華、馬富祿等;老生有譚富英、馬連良、李和曾、奚嘯伯等;小生有姜妙香、俞振飛、葉盛蘭等;青衣、花旦有荀慧生、尚小雲、李玉茹、吳素秋等。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演員,已記不清姓名?有些名氣很大的演員,因在抗戰期間息影梨園,或是抗戰勝利後才走紅,我當時未能瞻仰他們的風采,到50年代才彌補了這個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