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我是一個書法愛好者,常常去尋找書畫藝術的展覽,或尋覓報刊雜誌上所刊載的書畫藝術作品。我曾在煙臺市慶祝建國六十週年書畫展、煙臺書畫網編印的《紙上得來》畫刊等書刊中見到過胡元田先生的作品,雖然看到的作品並不多,但看他的作品沒有那種過分的渲染、誇張,變形,更無那種所謂的創新即怪異、荒誕、畸形的氣息。相反,我被他作品中那種恬淡寧靜、清新雅致的書風所吸引、所感動。我並不認識胡先生,曾幾次打聽尋訪,均被胡先生不願張揚而擱置。後通過煙臺書畫網的主編王永軍先生的引薦,才得以觀賞到胡先生更多的藝術作品。並從與之交談中探求到了胡先生對書法藝術的見解和體會……
境由心造書靈秀
我品讀胡先生的書法作品,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靜”。安祥恬靜,淡泊自然,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萬籟俱靜、了無凡塵的境界。其作品所表現出的詩意一般的靜態和意境,令人欣喜。他所表現的這種“靜”,不是那種死板的“靜”,也不是那種毫無生機的靜,而是像平靜的湖面,時時有微風吹拂,而湖心則是深水靜流,更像水下的冰山,只是展露了一角。在靜的表面之下,仍有生命的跳躍,整體結構似有起伏的韻律,像是一曲舒緩動聽的小夜曲,把觀者帶入到一個優美奇妙的遐想境界┄┄。這種“靜”的由來是由於書者的心靜,由於書者的運筆自如,能隨心所欲地表達出應有的思想情感所致。常言説:“境由心造”“心靜自明”。胡先生淡泊名利,一心向善,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梵我合一”的思想境界,故而在書寫之時,時而鋪排,時而凝頓,任由意領筆先,隨心而動。完全進入一種“有大我而無小我”的創作氛圍之中,故而能做到靜專神歸,境由心造,創造出引人入勝的被凈化了的藝術之境。正所謂“靜入竅冥,凝神貫性,揮毫運筆,盡抒情懷”。胡先生書所寫的這類入靜的作品主要表現在一些隸書和篆書作品之中。諸如他書寫的《佛説阿彌陀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篆書對聯“千古依然唯明月百齡俄頃是人生”等作品。胡先生將隸書與楷書相結合,探索創新,形成了一種“內在硬朗有骨感,外形飄逸有神采”的典雅靜美的書風。其書作所透露出的品格、神采、氣韻皆使人觀之情爽心朗,心平氣和,性情為之陶冶,精神得以撫慰,這些都是由於他書中所營造的“靜態、靜趣、靜遠”之境而産生出的藝術效果。
智趣蘊藉含哲理
胡元田先生不僅隸楷書風格獨具,就是章草行篆也都能得心應手,寫得各具特色,顯出了有很深的筆墨功夫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他自撰自編了許多頗有智慧、哲理的小詩,並用書法表現出來。那真是書意俱佳,啟發心智,耐人尋味,使人回味無窮。諸如他書寫的“莫道扇有情,心靜自然涼”、“古柳:路旁一古柳,心空年輪枯。盛夏綠蔭在,清涼為人留!”,“水:水向低處流,不爭在山頭。江河湖海後,涌起五大洲”,“杏:杏熟一樹葉,香甜供人嘗。其中或有苦,盡在仁中藏”,“鄭板橋:六分半書七品官,衙內寫竹感風寒。一朝兩袖飄然去,應是為民作主難”。還有《蓮心》、《葉》、《北京大佛》等作品,不僅詩文內容充滿了理性的思考,對人生的意義、生存的價值等命題進行了積極的探求和思索,就是在書法上也體現出了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和諧。使人品讀之後,感到一種在藝術上得到享受,在思想上得到教益,猶如交了一位良師益友。
胡先生用章草、大篆、小篆、隸書、行書、楷書六種書體書寫了《心經》,整體書風以一貫之而各篇又特點各異,使人觀賞後為之讚嘆不已。胡先生書寫每一幅作品都極為嚴謹,認真細緻。他每寫一幅字都要事先打出方格,用鉛筆先描摹一遍,然後再書寫。如有寫錯了,他一定要重新改過。特別是他寫大篆字體時,需要一個字一字地查閱書法字典,惟恐有一字寫得不正確。儘管當今社會沒有幾個人能認識篆字,但他還是一絲不茍地寫好每一個字。他書寫的30米長卷《金剛經》,15米長卷《心經》等作品,使人觀賞後為其所付出的功夫和耐心以及堅持持久的精神所感佩。胡先生的書法藝術不僅為書法愛好者所喜愛,更為行家同道所讚賞,他的摯友趙文竹先生曾評價道:“胡元田先生新寫的一部《佛説阿彌陀經》,使我的眼睛一亮。元田先生的書法功底極深,諸體兼精。這部經採用他較少涉獵的隸書體,無論從佈局到結體,都顯得莊嚴恭肅,一經不茍”。當代著名書法家張書范先生則評價為:“余觀元田先生書作字雖微而氣勢渾厚法金剛經且兼帛書意趣首尾相貫又見其心靜虔誠好字好書”。
據介紹,胡元田先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為煙臺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擔任過王懿榮紀念館館長,福山區政協文教委副主任。他撰寫過8000余字的紀念王懿榮誕辰100週年的論文,刊載在《書法導報》上。他的作品受到了國內外書法愛好者的重視和喜愛,特別是佛教界人士更是珍藏若寶。胡先生不為名利,苦心筆耕,學禪禮佛,不入俗流,好學善施,將許多作品贈送給書法愛好者和收藏者,頗得周圍追隨者和書法愛好者的讚賞。胡先生用筆墨留下了一方方凈土,創出了一塊塊恬靜優美的綠洲,令人稱奇,令人讚嘆!
作者:孫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