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藝術臺 > 畫廊 >

首次田園山水畫高端學術研討會

張正忠田園山水畫《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第一卷學術研討會紀要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17日 14:2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按:由邵大箴先生與薛永年先生主持的田園山水畫學術研討會,2012年12月6日在北京舉行。17位專家與會,24位專家作了書面發言。這是田園山水畫學術展第一次晉京,專家們認真觀看了作品,討論了張正忠的學術著作《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發表了權威性評價。研討會高度評價了張正忠從藝50年、田園山水畫創作20年的成就;普遍認同“田園山水畫”的美術學命題、山水畫“四大分支”的學科分類;充分肯定了研究、撰寫《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的開創性意義。與會者認為:《中國田園山水畫史》是中國第一部田園山水畫史書,它填補了中國繪畫史的一段空白。張正忠繪畫作品和他三部專著的先後出版,奠定了中國田園山水畫的學術基礎。這次研討會是中國美術界首次以田園山水畫為專題的學術研討會,是中國田園山水畫作為畫目而受到學術界高層人士重視的歷史性會議。
  
  
       新聞鏈結:
  
       由國家行政學院書畫研究院、海門市委、海門市政府主辦,海門市文廣新局承辦,2012年12月6日,“海門田園山水畫展”暨“《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第一卷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飯店舉辦。展出張正忠作品50件,施永成、王皆欣、蔡欣、周建明、施海濤、盧荊、鬱異人、楊逸塘、張毅等畫家作品10件。邵大箴、薛永年主持學術研討會。以田園山水為專題的學術性畫展在北京舉辦,全國尚屬首次。
  
       關於畫展、研討會、《中國田園山水畫史》出版的報導見《美術》、《美術觀察》2013.3,《美術報》2012.12.15、2013.1.12、2013.3.30特刊,《中國書畫報》2012.11.17、2012.12.15,《光明日報》2012.12.7等處。本專版由海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組稿,由於版面有限,這裡只刊登了語摘。如需聯絡,請致函  zzz@zzzart.cn郵箱。
  
海門市副市長王擁軍致辭 
  
       《中國田園山水畫史》填補了田園山水畫史論的學術空白。
  
       我們把文化建設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不斷加大文化投入力度,放大江海文化特色。
   
       張正忠先生以江海田園作為創作基地,使田園山水畫成為我市的又一項特色文化。
   
       他撰寫了《中國田園山水畫史》,填補了田園山水畫史論的學術空白,對於拓展中國畫的新視野,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主持人邵大箴  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院長、中央美院博導、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名譽主任
   
   
       引言:寫《中國田園山水畫史》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從來沒有人做過,意義是不一般的。
   
       張正忠先生一方面從事創作實踐,一方面從事理論和美術史的研究。他在六十年代就進入美術創作活動,有很強的藝術創作能力,在版畫、水墨畫方面都有很好的成就。
   
       寫《中國田園山水畫史》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這是涉及全面的研究。張正忠先生有志於此,忠誠于藝術,毫不懈怠地收集大量的圖片、大量的資料,進行梳理、寫作。期間他得到許多人的幫助,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他做的工作是從來沒有人做過的。所以,這部書的完成,意義是不一般的。

主持人薛永年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中央美院博導、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張正忠是一個學養全面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追求史論統一的畫家。
  
       他貫通古今的系統性、對田園山水問題的突破性、知難而進的積極性,非常難能可貴。
  
       描繪詩意棲居的精神家園,是當代新的生長點。

       張正忠先生是江蘇海門畫院院長,是一位著名的田園山水畫家。原來涉及很廣泛,
後來就集中精力畫田園山水。他的老師是高冠華、陸一飛、邵洛羊。張正忠詩書畫全面發展,書法也寫得很好,是一個學養全面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追求史論統一的畫家

       張正忠先生多年來創作田園山水畫,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來寄託詩意棲居的
情懷。意境清新,幽靜宜人,筆墨秀雅,詩意盎然。邵大箴先生寫道:“他的作品猶如有情趣有詩意的散文,人們閱讀了能産生一種親切感、溫馨感,這種幽靜、自然、和諧的畫境,無疑能給人們的心靈世界以撫慰。”
   
       他研究田園山水的理論,出版過《田園山水百圖》、《田園山水畫法》,最近又寫出了《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第一卷。我發現他是繼承了他的太老師潘天壽先生的傳統而從事畫學研究的。
  
       這本書填補了學術空白,具有貫通古今的系統性、對田園山水問題的突破性、知難而進的積極性,非常難能可貴。
   
       我為什麼樂意同張先生討論,願意寫一個序言?因為田園山水本身確實關係到生態文明建設,這是個全世界普遍的問題,最近寫入了十八大報告,非常有現實意義。描繪詩意棲居的精神家園,是有普世意義的,是當代新的生長點。
   
       山水畫産生於農業文明,張正忠先生把它分成四個分支,有峰嶺、田園、海景和城市。一種是對大山大水的敬畏;一種是田園鄉村的家園,是可遊可居的;一種是海上仙山、漢宮秋月;再一種是城市山水,是城市節日的頌歌。
  
       總結:大家充分肯定了張先生多年以來知難而進、鍥而不捨圍繞著田園山水畫創作,帶領著他的團隊做出的許多成績,同時也對作為一個畫家能認真地、知難而進地作理論、史論的探討,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積極的建議。
  
劉曦林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館研究員
  
       田園山水畫概念的提出,是值得肯定的
  
       他提的每個特徵都是值得我們繼續學習、深入領會、深入研究的。
  
       正忠十多年前提出的田園山水畫概念,是值得肯定的。要完成這樣一部浩瀚的巨著,要相當大的勞動量,這一點我也是非常佩服的。
   
       這部書提出的一些問題,一些美學觀念,每個特徵都是值得我們繼續學習、深入領會、深入研究的。
   
       他很重視文化背景的闡述。他揭示詩經裏面的田園詩歌,充分闡述了田園山水和田園詩之間的關係。一般的美術史重視不夠,而他做了充分的充實。
   
       看了張正忠的詩書畫,因為他的畫中有書、書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詩書畫融合三全,我讀了他不少的詩,詩也有情。
   
       我感覺他的畫很有自己的特色。第一個是有濃郁的鄉情;第二個是有耐人尋味的詩境;第三個藝術處理、虛實關係處理得非常好。
  
 
       他的書法有虛和、散淡、瀟灑的風姿,這種風姿和他的繪畫形成一個共同的美學意蘊。他年富力強,正是黃賓虹深入學習傳統、齊白石變法的年齡。
  
       海門的田園山水畫與海門的山歌,是兩大文化體,很值得研究的一個文化現象
  
  
李樹聲   中央美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原委員
   
       他堅持師造化、接近傳統,給人一種美的、讓人精神得到慰藉的藝術作品。
  
       他堅持師造化、接近傳統,堅定地走田園山水畫的探索之路。他能畫出今天這樣高的水平,這個成就跟他的勤奮謙虛好學是絕對分不開的。與人談藝的時候,都要做記錄。他得到各方面人的支持。
   
       張正忠的願望和付出,就是為了給人一種美的、讓人精神得到慰藉的藝術作品。
  
       田園山水畫這樣有情有景有詩意,又有美的意境,他的畫意境特別好,不管哪個年頭,都是會讓人熱愛而永遠存在的。

馬鴻增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原副主任、江蘇美術館原副館長
   
       他在創作上是傳統田園山水的拓展者,現在又成為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的開創者。
   
       他奠定了一個新的學科建設的基礎,一個自成體系的、很紮實的基礎。
   
       他在創作上是傳統田園山水的拓展者,現在又成為中國田園山水畫史論的開創者。
  
       我們把人物畫、花鳥畫分為幾個分支,他現在提出的山水畫四個分支的説法,有他的根據。

       他奠定了一個新的學科建設的基礎,一個很紮實的基礎,而且自成體系。
   
       他能提出這個史論框架,很不容易。他是第一個撰寫《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的人,這個理論梳理很有難度。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作品圖片的選用還要慎重一些。
   
       他這書裏面有一個很有特點的東西,即梳理畫史脈絡的示意圖。他對於田園山水畫的起源,講了四個先機。特別是其中的田園詩,很有啟發。
  
廖自立  國家行政學院書畫研究院院長,書畫家
   
       具備了四個條件,完全可以讓田園山水作為一個分支正式建立起來。
  
       《中國田園山水畫史》我感覺是一個學者寫的書,確實是一本好書,看了以後還想仔細看。
  
       這本書寫作難度是很高的。所有的史料要充分的收集、甄別、分類、研究,下了很大功夫。很多例論、論證、推導,完全是張先生從頭做起的,很有創見,很有見地。
   
       山水畫裏畫田園,把它當作是一個分支,是張正忠先生首先提出來的,我覺得是完全可以的。
  
       有畫史、有作品、也有理論。分類、考據、梳理、闡述,就包含了他的理論。
   
       一要有理論,而且要有哲學的高度;二要有新的技法、創作方法,三要拿出典型的代表作品,才足以構成一個分支,一個流派。張先生又多了一個史,現在具備了四個條件,完全可以讓田園山水作為一個分支正式建立起來。
  
  
李一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美術觀察》雜誌主編
  
       張先生史論雙馨,書法和繪畫雙修;能提出山水畫“四大分支”很不簡單。
  
       張先生給我最深的感覺是他學藝的毅力非常強。他畫田園山水已有20多年,這也是很了不得的,在這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田園是我們的生活家園,也是精神家園。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保持生態平衡。而張先生在20多年前就注意到用藝術的方式來表現大自然的平衡、生態文明。

       他走在前面了,這是很可貴的。
 
       張先生史論雙馨,是一個很全面的畫家。他也注意書法和繪畫的雙修,張先生的書法在畫家裏頭寫得是很好的。真的感覺張先生真不簡單,我非常的佩服。
  
       張先生他自身的藝術也在發展。特別可貴的是,他用二十四詩品裏雄渾、纖秾、沖淡、典雅等多種美學指向,使自身這種探索的面更大。
  
       《中國田園山水畫史》涉及到許多學術的方面。張先生把山水畫劃分為四個分支:峰嶺山水、海景山水、城市山水、田園山水,是對山水畫史深入研究的一個標誌,對山水畫發展有著深遠意義。能提出這四大分類這就很不簡單,要建築在無數創作實踐、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具有特別的感悟時才可能出現。雖然十多年來還沒有人提出異議,是否再琢磨一下,達到更完善。
  
  
尚輝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美術》雜誌執行主編
   
   
       張正忠的田園山水,讓我們看到了山水畫發展的另外一方面。
   
       他提出了真正的田園山水的概念問題,是讓人類發展回歸自然。
  
       張正忠數十年來創作的田園山水,讓我們看到了山水畫發展的另外一方面。每每被他的作品所打動。
   
       張正忠先生今天提出了另外一個真正的田園山水的概念問題,就是讓人類發展回歸自然,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人的精神歸宿,人的生活與自然的關係。田園山水能更多地解決當代人的一種精神寄寓問題。
   
       他畫的田園山水,更多的是現代化的、後現代化的帶有景觀的田野,是在當下後現代化的情境中的一種理想化的創作。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城市山水和田園山水應該是並駕齊驅的。     
  
       張正忠先生和江蘇的山水畫不一樣, 在他的山水畫中最有難度的、處理最精彩的是各種樹的表現。他很少用芥子園畫譜中所教的那些樹法。
   
       我覺得他處理得最好的是皴染和用筆的關係,對於面的處理也有獨到的地方。最吸引我的是他構圖的繁複性,一般的山水畫做不了很複雜的構圖的轉換關係。這種河水、樹木、房

       屋之間的穿插,一般做不到他這麼優秀,他細節做得非常好。
   
       用線勾的樹,背景用面、積墨和渲染,是他最鮮明的、深刻的印象。

陳醉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理論研究室主任、博導

       拿出這麼多的作品,是有很多積累作為後盾的。

       將來起碼碩士、博士以上的學位應該培養有創作研究兼顧的能力。

       江南才子很多,海門有幾個歷史的和當代的偉人,我看了這些作品,感觸很深。我想他之所以拿得出這麼多的作品,是有很多的積累作為後盾藏在後邊的。

       他能很好地捕捉大自然裏這種形式美的效果。他的畫感覺清新,是因為他能把這些美非常敏銳地表達出來,而且恰如其分地放在畫裏面。

       正忠同志他很熱愛生活,細緻地去觀察、積累生活。首先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我們,這點他做到了。他所走的這條路有別於傳統山水畫,整個畫面都很豐富,題目很有詩意。

       專題藝術史很難做、很費勁的,值得我們學習。

       創作研究這兩個要兼顧起來,確實要多費一些力氣。我主張將來起碼碩士、博士以上的學位應該有這種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我們正忠同志就是好榜樣。

葛 路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繪畫理論史學者

       做學術只要有理有據,你就大膽去做。

       正忠的思路我是很了解的,很有開創精神。比如你認為《詩經》中最早出現了關於田園景物的描寫,這是事實,你做得對。

       做學術只要實事求是,有理有據,不主觀臆造,你就大膽去做。第一卷出來了,很不錯的一本書。

       中國繪畫史年代久遠,有的作品年代署名真假難辨,只要是畫面本身有價值,就可以作證,列入書中。因為你這本書的任務不是做鑒定,是要説明田園山水畫的脈絡。

       早期田園山水畫只是一個雛形階段,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才漸漸成熟。對於各個階段,可以用各自適合的措辭來表述。也可以全部籠統地稱為田園山水,都可以。

       對於田園山水畫的範疇,你已經説得很明確了。任何畫科,它的邊緣總是有些模糊的。
  
楊惠東  《國畫家》雜誌主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主編

       張正忠先生的田園山水畫十分典型地體現了傳統美學範疇中的“中和之美”。

       對美術史的深入把握使他擁有了一種高屋建瓴的視野。

       應當説,張正忠先生的田園山水畫十分典型地體現了傳統美學範疇中的“中和之美”,寄託著中國人的審美理想。以正統的觀念論之,雅正平和,溫柔敦厚,既是對人品、人格的要求,也是衡量藝品、畫品的重要標準。

       古希臘藝術崇尚 “偉大的單純與高貴的靜穆”,張正忠的田園山水寧靜、秀雅、清新、幽深,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無疑是此喧囂塵世的一劑良藥。

       在他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院校訓練的造型能力、嚴謹的傳統格法。他並非對景寫生,更多是以景寫心,借景抒情。

       中國畫的特質決定了其對畫家文化素養的更高要求,否則不足以言畫,而張正忠的優勢正在於此。

       尤其要指出的是其具有填補學術空白意義的《中國田園山水畫史》。近代畫壇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諸家皆出身美術史,這絕非偶然。對美術史的深入把握使他擁有了一種高屋建瓴的視野,因此對於張正忠先生的成就,我們有理由予以更高的期待。
  
徐沛君  《中國美術館》雜誌執行副主編

       在廣闊的文化語境下勾勒出田園山水畫的演進脈絡。

       他謹慎地推進學術研究,從不急於求成,其成果自然也立得住。

       《中國田園山水畫史》是一本非常優秀的著作。分析了田園山水畫的審美範疇,與不同歷史時期的經濟狀況、社會思潮、文學風尚的內在聯絡,在廣闊的文化語境下勾勒出田園山水畫的演進脈絡。

       治藝術史頗不易,不僅需要理性的邏輯分析,還需要鮮活的審美感受。他精於品鑒,其著眼點就與一般的治史者有所不同。他也善於進行比較,能從尋常的資料中得出新穎的觀點,或者能把一些前人已經模糊意識到但未能透徹闡述的觀點揭示出來,讓人稱奇。

       張正忠的寫作態度很嚴謹,決不輕易否定前人的論斷,更不會在前人的成果面前止步不前。他謹慎地推進自己的學術研究,從不急於求成,其成果自然也立得住。
  
黃丹麾  《中國美術館》雜誌編輯、《藝術視野》執行主編

       《中國田園山水畫史》在中國山水畫史上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

       張正忠先生的畫給我的第一印像是清新、質樸、寧靜、自然。我認為“自然”是中國哲學和中國畫的最高境界,而張先生的畫已經接近了這一目標。

       張正忠先生他十幾年前第一次提出“田園山水畫”這一畫科概念,現在系統地闡述了“田園山水畫”的歷史、現狀以及理論,這對中國山水畫史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
  
趙立凡  中央電視臺原副總編、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央電視臺書畫院院長
  
       書法和文學的功底使他的繪畫語言更具有藝術的感染力。

       他詩情畫意相融合,創作出十分有個性的田園山水畫。畫中用筆用色,構圖佈局,無不精到。他將文化性融入畫面,達到了自然美和心靈美的和諧。

       我很佩服邵大箴先生的評語:“張正忠在繪畫藝術技巧上精益求精,書法和文學的功底使他的繪畫語言更具有藝術的感染力。”
  
李維世   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碩土生導師、河北省美術理論研究會會長   
  
       他有深厚的理論修養指導創作,藝術史會永遠記住他。

       張正忠的畫已達到 “神妙”“超逸”的儒雅境界。他的畫像文學中的散文詩,韻味悠長,後勁深遠。他是一位學者型的畫家,真抓實幹的畫家,藝術史會永遠記住他。

       正忠的畫筆墨含蓄、意境清新、詩意盎然、品味儒雅。中華傳統美學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看作是審美的最高境界。他的畫是道家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形象化表現。
  
陳燮君  上海市文廣影視局黨委書記、上海博物館館長、上海市書協常務理事
   
       梳理畫史,另辟蹊徑,傳承文脈,創意拓展。

       張正忠先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意義上梳理畫史,另辟蹊徑,傳承文脈,創意拓展。在自然中發現美、認識美、定格美、昇華美,在自然中尋覓寧靜和從容。又從畫史的

       高度予以理論審理、概括總結,則必然有益於進入“實踐出新、理論反哺”的良性循環。
  
舒士俊  《書與畫》雜誌原副主編、北京畫院研究員
   
   寫學術專著開拓視野,會給他的田園山水畫帶來書卷氣。
   他又是當今中國畫家中極少的對書法有研修功底的畫家。
   國家行政學院書畫研究院、海門市委、市政府給予極大支持,是對他莫大的肯定。張正忠是認準了目標就走到底的人。竟堅持把一部田園山水畫史寫出來了。或許這會開拓

他田園山水畫的視野,給他的田園山水畫帶來書卷氣。
   張正忠把田園山水畫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的目標,近些年他的筆墨明顯由“工”趨“寫”。他以乾旋坤轉的氣場,以平遠視角、以悠遠、悠長的氣脈來引發觀者無盡的情思。

而他又是當今中國畫家中極少的對書法有研修功底的畫家,這將給他的畫帶來韻味的後勁。
   

毛時安    文藝評論家、 上海市政府參事
  
       張正忠田園山水畫:大自然的雙重人化。

       美是創造。畫家張正忠就是在發現和創造中,大膽尋找到了一種慧眼獨具的美感樣式:田園山水畫。我把張正忠的田園山水畫,稱之為大自然的雙重人化。

       難能可貴的是,張正忠在探索與田園山水畫相適應的筆墨語言的時候,還有一種理論上的自覺,他概括了畫法、梳理了畫史。
   
樂震文  上海書畫院執行院長、教授
   
   不愧是一部田園山水畫研究上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並具權威性的著作。
探根溯源,張正忠為此付出了艱巨的勞動,第一次揭示了田園山水畫的奧秘,
作了詳盡的研究和理性的闡述,表現了一位熱愛中國藝術的畫家的責任感和膽識。他的《中國田園山水畫史》不愧是一部田園山水畫研究上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並具權威性的著作。
  
朱國榮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既無關於畫派,也無關於地域,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山水畫史。

       張正忠在中國山水畫科中辟出了一個分支——田園山水。張正忠從繪畫表現的景色特徵來界定“田園山水畫”。所以他的“田園山水”既不是南宗山水,也不等於是江南的山水;既無關於畫派,也無關於地域。從一個獨特的角度來對山水畫進行思考與研究,由此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山水畫史。
  
邵洛羊  上海中國畫院藝術顧問
   
       正忠的畫從“細”到“粗”,不斷在前進。

       他寫畫史比較系統、力求完整,寫得很細緻。

       正忠的田園山水畫,下過苦功。他臨摹宋畫,畫得比較複雜精細,近幾年的畫作剛柔相濟,寫意之風漸趨濃郁。

       他對於歷史長河中的各個發展階段,選圖要求能夠分段對待,不是以今人的標準一律地去苛求古人。
  
惲甫銘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海墨畫會副會長、評論家、畫家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乃詩中神品,亦中國畫的最高境界。

       他把傳統筆觸對準在田園情趣上,充滿和諧、溫馨、親和的情境,蘇東坡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乃詩中神品”,亦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張正忠以詩人般的熾烈情懷,把小橋流水、田園和風賦予了恬淡、雅逸、清新的意境,充滿了中和為美的藝術精神。
  
王伯敏  中國美術學院博導
  
       張正忠田園山水畫,自有別創,令人欣然。

       張正忠田園山水畫,自有別創,令人欣然。李白所樂“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相攜入田家,童稚開荊扉”,樂的還是居漁樵的茅屋。張正忠對田園山水有異趣,有自出機杼的積極性,有美學的思考,有表現山水新境界的要求,併為田園山水立史、求理。可以相信,水到渠成。而今水已長流,渠安有不成?
  
盧  炘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原潘天壽紀念館館長

       理論和實踐結合,為畫界開闢出一條新路。

       張正忠先生從喜愛家鄉的田園風光開始,傾心竭力抒情描繪創作田園山水畫;尋師訪友,潛心梳理歷代同類佳作深入畫史畫理研究。提出中國山水畫可分四大分支,並首次提出“田園山水畫”科目的名稱,《中國田園山水畫史》是一部帶有開創意義的著作他理論和實踐結合,為畫界開闢出一條新路,無疑有益於推動創作繁榮和學術研究的發展。
  
薛亮   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從意境、感情出發,豐富多彩,化平常為神奇。

       我與孫曉雲館長參觀了 “張正忠藝術陳列館”。張正忠先生默默地耕耘了幾十年,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孫曉雲稱讚他的書法有傳統功力。由於田園山水沒有山石語言,給創作帶來了難度,很多畫法要靠他自己去探索。他從意境、感情出發,不拘于傳統和某一門派,他的畫來自平常之景,畫得豐富多彩,真可謂化平常為神奇。
  
左莊偉   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美術理論家、畫家

       自成一體,開創了當代山水畫的新領域。

       張正忠七十年代就已展露繪畫才能,終成一位令畫界矚目的田園山水畫家,自成一體,開創了當代山水畫的新領域。他將傳統的藝術理念與現代的審美意識融為一體,形成有新意的田園山水畫理。他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屬於自己的藝術道路,在林立的畫家中獨樹一幟。 

       正忠的研究,使中國山水畫中的這一重要分支得以系統而專門地呈現出來,提升了整個田園山水畫的創作水平,為此作出了新的貢獻。

萬新華  南京博物院藝術研究所副所長

       煥發出獨特的藝術神采和積極的社會價值。

       他將“情”推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使作品有了豐富的內在氣質和鮮明的文化個性。

       張正忠先生不僅為田園山水畫史奠定了基礎,而且使其創作具備了堅實的史論依據。他的田園山水畫煥發出獨特的藝術神采和積極的社會價值。 “田園”在他的作品中也被賦予了現實家園與精神家園的雙重含義。

       張正忠先生的田園山水畫不僅與傳統山水畫拉開了距離,也與一些當代名家大有不同,建立起了自家的語言範式。他將“情”推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使他的畫有了豐富的內在氣質和鮮明的文化個性。
  
丁  濤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原教務處處長
   
       揭示了中國畫中不可疏虞的一個重要審美領域。

       張正忠先生的田園山水畫創作與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的撰著,從藝術實踐和藝術理論兩個層面,指向了文化建設中的生態文明,揭示了中國畫在繼往開來中不可疏虞的一個重要審美領域。其填補了學術空白是不爭的事實,他作出了特有的藝術貢獻。
  
薩因章   內蒙古自治區原美協副主席

       《中國田園山水畫史》和《田園情韻》畫集非常有分量。

       看了張正忠先生的田園山水畫,是一種享受,心曠神怡!他不只是畫山水,而且擔負著責任和追求,特別是出新和現代風格上是下了功夫的。他化七年功夫撰著的《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第一卷和《田園情韻》畫集,非常有分量。

馮兆平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湛江畫院院長

       在深厚的中國畫傳統中、人民的生活中找到了田園山水畫的根。

       張正忠選擇了“田園山水畫”的命題,就決定了他與當下以名山大川為主的山水畫拉開了距離,為中國的山水畫開拓出一片新的境界。在深厚的中國畫傳統中找到了田園山水畫的根,他的作品源頭就在傳統之中,人民的生活之中。
 
鄭振強   廣東潮州市美協顧問、潮州畫院畫師、美術評論家
  
       特立獨行而又不逾矩,新的視覺而又有傳統。

       嘔心瀝血成就了我國第一部《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的學者型畫家。

       張正忠先生的田園山水畫寧靜曠達,清新怡人。他特立獨行而又不逾矩,以新的審美視角,使江海田園與中國傳統山水畫巧妙融合。

       張正忠先生面對紛繁喧囂名利相逐的畫壇,寄託詩意棲居的情懷;他追尋田園山水畫承載的歷史文化根源和美學價值,嘔心瀝血成就了我國第一部《中國田園山水畫史》,為中國傳統山水畫注入了新的內涵。他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學者。
  
                                                         海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組稿2013.1
                刊登于2013.3.30《美術報》、2013.10.9《中國書畫報》

熱詞:

  • 張正忠
  • 田園山水畫
  • 學術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