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藝術臺 > 畫廊 >

山水畫四大分支之我見

張正忠(海門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17日 10:2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任何一個畫科,它的初始階段總是混沌而不可分的。後來為什麼要分類?因為通過漫長的發展,已然存在了衍生科目的一定體量,所以必須確定其分支。人物畫産生最早,山水與花鳥本是人物畫的附屬內容。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當畫家所創作的作品數量足夠多,並且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審美和題材特徵,有了自己的一套完備的表現方法和技巧,具備了獨立分科的條件,山水和花鳥就分科獨立了。正如王菊生《中國繪畫學概論》所言:“界限不清的邊緣繪畫現象很多,這是正常的,並可能産生新的品種和體裁式樣。本來我們分類不是先驗的,而是根據實際發生的繪畫藝術狀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範圍來劃分的。繪畫藝術總是不斷創新變化前進的,有的品種合併、有的分化,有的淘汰、有的新生,變化萬端,這正説明了中國繪畫的繁榮景象。”科目的分類方案是繪畫史論家根據大量研究而做出的,在若干年內,它呈現穩定的狀態。分科對促進繪畫的發展、各門類的藝術特點的健全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些劃分也必定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到了一定的時代,也會産生重新劃分的現象。在不斷發展中,品種體裁將會更加豐富多彩,這是自然衍生的結果,一個良性的藝術生態現象。

      我在對山水畫的創作研究過程中,發現田園山水畫在當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且已經呈現出一個山水畫分支的面貌。在確定這個分支的學科定位時,又發現它有另外兩個“兄弟”:海景和城市。這三個“弟兄”一旦“鬧分家”,原來 “當家”的高峰山嶺山水畫,便成為老大哥。這四個分支,論“輩分”是弟兄,名稱是“科”下面的“目”;論體量,“峰嶺山水”為首,“田園山水”第二,海景與城市分別為第三、第四。山水畫“四大分支”的區分,主要是看各種物象所佔的比例,也就是看一幅畫中是哪種題材為主的,哪種物象所佔的面積最大。當然不可能都達到十分純粹,但構思立意、形式技巧等顯然都不是鑒別畫目的要素。確定了山水畫“四大分支”,四個“家庭成員”都找到了立足點,才有了“合法”的“戶口”。基於此説,我們才有可能對各畫目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

      “峰嶺山水畫”,是山峰、山嶺為畫面主要意象,岩石、瀑布為構成要素的山水畫。而其中的樹木、建築、人物是各目共同使用的素材。峰嶺山水畫不僅創作數量龐大,在文化背景、精神提煉、技巧積累上都是十分成熟、厚實的。自魏晉始,人物畫、建築畫中出現山水的背景。人們對風景的關注主要是特別引人注目的大山大嶺。隨著視野的開闊審美能力的逐步提高,人們才漸漸把視角轉向大自然和生活的其它方面。長期以來,它的主旨在於演繹崇高偉大,注重隱逸之趣。到了現當代,隱逸主旨已消弭,又加入了新時代人間生活的氣息,創作技巧也在相應地發展。一代代山水畫家的探索,為山水畫其它分支的産生創造了條件。至今,山水畫中的大山大嶺、岩石瀑布所傳達的大氣磅薄的山河宏觀美,仍為人們所神往,在社會上有著廣泛的需求。

      “田園山水畫”,是以村野之景為主的山水畫。它是由山水田園詩作審美認識上的前導,從山水畫、風俗畫、汀渚水鳥畫中衍生出來的。主要表現村居、農耕等題材,淡化或摒除山嶺意像,追尋自然寧靜之趣。它擅長于挖掘和表現細膩的情感,重於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常常表達對故鄉的懷念、對生態環境的關注,表現介於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自然風景美、入世與出世之間的精神特質。在這些方面,田園山水畫超越了峰嶺山水的表現力,在山水畫中以其清新的面貌脫穎而出。在表現方法、技巧上,由於淡化了山石皴法語言,從而刺激産生了許多新的語言。自隋唐萌芽、五代産生之後,田園山水畫一直不斷地成長。惠崇、趙令穰、沈周、王翚、錢松喦等歷代畫家有很大影響。雖然有時前進腳步緩慢,但進入現當代以後,它得到迅猛發展。從已蒐集到的資料看,現當代60年中出版發表的田園山水畫作品數量超過了之前一千餘年所記載的同類作品數量的總和。這與工業化後鄉村的變遷、生態審美意識的增強有關。時至21世紀,人類對繪畫的審美意識大大深化,他們關注田園美,喜愛田園山水畫。可以説,“田園山水畫”分目獨立是時代的必然。

      “海景山水畫”,是以大海波濤、海岸景物為主的山水畫。水景在山水畫中出現較早。宋代馬遠對水波的畫法很有研究,所作《水圖》水平甚高。但中國人大多居住于廣闊的大陸,更多地關注陸地上山嶺、江湖,而航海者較少,文人、畫家對海洋的了解更少。所以直到明清時期才出現了一些比較出色的海景作品。清代的袁江、袁耀、馬昂,都創作過精彩的海景山水作品。西方人善航海,熟悉海洋,所作海景畫也頗多。20世紀初,西洋畫傳入中國,影響了中國人。此後,畫家出洋的多起來。他們被浩瀚洶湧的大海所感染,開始漸漸喜歡表現大海的動態美。中國畫家將山水畫技法用於描繪海景,又擴展到海岸相關景物,使海洋與海岸融為一體,更加壯觀和豐富。關山月、孔仲起等畫家都善畫海浪和海邊風景,當代又有一批優秀的中國畫家從事海景畫創作。

      “城市山水畫”,是以城市、集鎮、人造園林為主的山水畫。它主要表現人居聚集的建築之美。古代由於建造宮殿的需要,很早就有了關於建築的繪畫。其産生要早于現代意義上的山水畫的獨立。但是當山水畫獨立之後,一直以峰嶺的宏觀氣勢為審美主流,建築只是作為點景。間或也有以城市、集鎮、宮闕、寺廟、園林為主的山水畫,常在風俗畫、界畫中出現。如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明代沈周的《兩江名勝圖》、清代王翚等所作的《康熙南巡圖》等。現當代徐希、趙緒成等畫城市,童中燾、孫君良等畫人造園林,劉懋善、楊明義等畫江南集鎮。還有一些名家,如李可染、錢松喦、陸一飛、唐雲、吳冠中、應野平等都畫過城市。由於城市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生生長于城市,對城市有著特殊的感情,這種情況是以往任何時代都未曾有過的,表現城市風貌的作品因此也越來越多。目前雖然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城市山水畫,但尚缺少相關的理論研究。傳統山水畫的文化精神在這個畫目中還比較淡薄。它的精神內涵、審美特徵、品評標準等亦尚不甚明了。因此,有人説它是風景而不是山水畫。但我認為它是一種比較入世的山水畫。地方特色、多元素組合和田園城市理念使它更豐富多彩。它有獨立的特徵,可以分目,而且只能屬於山水畫範疇。

      我對山水畫分支的研究十多年,提出也已歷八年,但尚不能説已經很成熟,希望能有人提出更加完善的表述,更希望業界能在大膽使用中得到磨礪。山水畫歷經一千七百多年的發展,終於有了今天這樣空前壯大的體量,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繁榮局面,繼續大膽地未知領域作出更多探索,共同把山水畫引向更健康、更美麗的前景中去。
  
                        2013.9.10于海門快然樓
                     發表于2013.10.12《中國書畫報》“國畫”版

 

熱詞:

  • 張正忠
  • 山水畫
  • 海門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