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是當今畫壇卓有成就的女畫家。她1960年代先後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附中和西安美術學院,1980年又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係研究生班,是一位受過長期專業訓練有堅實基礎的科班出身的畫家。她的青少年時代都是在炎黃文化發祥地的黃土高原山西和陜西兩地度過的。悠遠的中原文化傳統,質樸的風俗人情,雄渾的自然景觀,都在王迎春的人生經歷和藝術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所以王迎春的創作始終圍繞著黃土文化的母題。她在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的畢業創作《黃河在咆哮》(與楊力舟合作,獲中央美術學院葉淺予獎學金)以及1984年創作的《太行鐵壁》(與楊力舟合作,獲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金質獎及北京市建國35週年文藝作品榮譽獎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屆文藝評獎大獎)都表現出畫家對黃土文化的歷史感受和對中華民族命運的思考。
王迎春的創作以人物畫為主。她主張人物畫要表現現實生活、社會和現代人。她認為人物畫是畫人的藝術,而人生活在社會之中,必然帶有鮮明的社會屬性和時代屬性。畫家如果對此缺乏研究和理解,就很難畫好人物畫。在創作方法上,王迎春又主張繼承傳統,兼收並蓄,大膽創新,都旨在把傳統人物畫推進為現代人物畫。我們考察王迎春的作品,可知都是源於以上的創作思想。
《喜盈門》是王迎春1995年的作品。題材取自中原一帶農村逢年過節或婚喪嫁娶時不可缺少的一種“自樂班”-——農民民間樂隊。這種樂隊的特點是完全由農民分子組成,老少不限,樂器組合不定,演奏場合隨意。《喜盈門》中的人物形象和場面描寫完全説明了“自樂班”的特點。畫家著重刻畫了四個人物的面部形象,無論老、小、胖、瘦,俱都是一付不惜力氣和自我陶醉的表情。這也是通常農民樂隊的作風。在整體人物塑造上,畫家借鑒了西方現代藝術立體主義的風格,強調了線條的分割和組合,但所刻畫的人物形象、動作卻還準確地描寫出中原農村莊稼漢的生動特點。可見這種對西方藝術的借鑒是頗為成功的。作品在色調上只在紅的基調中求得統一而又豐富的變化,渲染和烘托了農民樂隊歡快熱鬧的氣氛,同時也寓意著中華民族傳統以紅色為喜慶吉利的美好觀念。《喜盈門》是一幅以現代人物畫的創作手法,描寫具有濃郁鄉土風情的農村人物畫題材的成功之作。
王迎春的素描造型基礎結實,又有變形技巧的能力,所以她的人物畫大篇幅的能夠充滿氣魄和力度,不乏深入細微的刻畫,小篇幅的又能妙趣橫生,多幾分巧思和靈氣。她筆下的農民情趣和村童形象,還體現了一位女畫家對生活和人生的特殊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