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年的全國第六屆美展上,巨幅國畫作品《太行鐵璧》 引來各界一片關注。作品以強勁豪邁、刀劈斧鑿般的筆觸,刻畫了抗戰烽火中太行山那不屈的民族之魂和軍民英堆群像,給人以血與火、正義與力量的震撼。這福作品無可爭議地獲得了此次大展的金獎。
12 年後,江澤民主席在視察美術館時特意在《太行鐵壁》前接見了談作品的作者之一、中國美術館常務副館長楊力舟,並與之合影留念。
從黃土地、黃河水中尋找創作源
1942年出生在山西臨猗縣一個世代農民家裏的楊力舟,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領受了比常人更多的苦難。不到一歲母親就因病去世,父親一個人拼命勞作怎麼也填不滿接起來一尺多長的6張嘴巴。迫於生計,在一個昏黑的夜晚,6歲的力舟坐著羊皮筏子,渡過水流湍急的黃河,來到蘭州過繼給姑父當養子。也許是生於斯長干斯的緣故,芬香的黃土地和咆哮的黃河水,給了他太多的神往和禆益。力舟自7歲起就迷上了畫畫,只可惜他因家徒四壁只能枯枝作筆沙灘當紙,仿佛被一束強光照亮了一顆幼小的心靈——力舟立志要當一名畫家。
在古城西安南郊,有一座前身是賀龍元帥創辦的西北軍政大學術學院的西安美院,她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特別鍾情立志祖國美術事業的莘莘學子。慕名前來報考的楊力舟,以優異成績被美院附中錄取。從此,仿佛給他的理想插上了翅膀。在美院附中,力舟以百倍的投入,勤奮攻讀,苦鑽畫藝,同時,他結識了後來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王迎春。在那個振奮而又單純的年代,他們倆第一次合作年畫四扇屏《春潮》,這四幅畫是他們在陜西農村勞動時親眼目睹農村婦女從鍋臺走向田野那種自豪自主的精神風貌而提煉概括的組畫。很快被《陜西畫報》發表了。生動的人物形象和質樸的情感,顯示了這對“雛燕”不凡的藝術天賦。
1961年,楊力舟和王迎春雙雙考入西安美院,分別學習油畫和國畫。兩個人相互攜勉,共同探求,繪畫技藝與日俱增,兩顆純潔的心也宛如朦朧夜空的兩顆小星星,悄悄地向一起移動。經過多次的農村寫生,他們積累了大量的創作題材。傍晚,打麥場上一片寂靜,兩個人仰臥在高高的麥秸垛上,在沁人心肺的泥土芳香中任思緒流淌……
1966年,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年,他們幸福地結合了,並雙雙分到了首都北京。王迎春到北京幻燈廠上了班,而楊力舟卻因家庭出身問題被一家保密廠拒收。沒工作就落不了戶口,沒戶口就無法證明自己是誰。青春的熱血不會冷卻。面對挫折他們只好另作抉擇,在一個寒冷的清晨,他們背起簡陋的行囊向太原奔去。他們堅信地球是圓的,無論從哪個方向都能被地平線引向無限!太原印刷廠伸開雙臂歡迎他們的到來,他們以拼命的努力回報。廠裏廠外佈滿了他們繪製的毛主席油畫像和大幅宣傳畫,受到了工人師傅們的稱讚,“太印”也因此贏得了許多光彩。
是谷種總會抽穗。1972年,為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30週年,全國要舉辦美展,於是山西省文化局抽調楊力舟和王迎春到省城專事創作。由於對表現革命歷史題材有著深厚的準備,他們和太原老畫家蘇光一起,繪製出了大幅油畫《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毛主席和晉綏日報編輯人員談話》,此畫送到北京參加評選,由於真實生動的歷史場面和活靈活現的主席形象以及十多位不同姓名的人物刻劃而博得廣泛好評,至今還給人們留有美好的記憶。此後,他們的藝術創作進入了蓬勃期,以後又以新作連續三年參加全國美展,成為全國引人注目的畫壇新秀。在“文革”陰霆初散的第二年,中央美術學院恢復向全國招收研究生,在上千名考生只錄取50 名的情況下,楊力舟王迎春這對35 歲的夫婦如願金榜題名。在中央美院,夫婦倆拼命學習,如同海綿貪婪地吸吮著水分。他們駕馭的藝術之舟高高揚起風帆,駛向遼闊的海域。
1979年夏,畢業創作開始了,楊力舟的心又飛到了黃土高原,他專程來到壺口和禹門口。遠遠的沙灘上,一隊縴夫逆著烈陽,彎腰曲背,雙手觸地,邁著沉重而堅毅的步履,向水天接壤處逼近。在黃河峽谷深處,仿佛大山裂開了一條狹縫,壁刃峭立,縴夫們無路可走,於是一起上船,老硝公拿起長長的鐵鉤扣住峭壁上的鐵環,一步一聲吼地向前搏擊。突然風高浪急,船時而被拋向空中,時而被摔落浪底,縴夫們磁石般站在甲板上,繃緊的肌肉圓鼓鼓地凸出來,閃著油光的紅褐色皮膚淌著晶瑩的水珠,身體與步伐的重心依浪勢飛快移動,奮力划槳,並爆發出氣壯山河與浪濤共鳴的吼聲。一幅反映中華民族的苦難、鬥爭和希望的構圖,在他胸中形成。三幅《黃河在咆哮》的組畫誕生了。剛猛迴旋的力度,酣暢淋漓的潑墨,使畫面極具擴張力,廣闊的畫面語言,不僅使人的精神為之震撼,也強烈表現了畫家的濃濃愛國之情和剛毅不阿的品格。組畫完成後,立即受到全院師生的交口稱道,並獲中央美院“ 葉淺予獎學金” ,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組畫在香港、日本、莫斯科、印度等國家展出,當時被海外評論家稱為,這是40 年來中國大陸反映現實生活最為壯觀的一幅力作。
背負黨的三代領導人的重托
1989年2月,中國美術館出了件稀罕事兒。當時,多種社會思潮沸沸颺颺,一些人打著所謂“繁榮現代藝術”的旗號,在美術館這個中國最高的丹青聖殿,搞什麼“現代藝術大展”。其中一個是在展廳裏放置一個公用電話亭模型,畫家舉起左輪手槍,向電話亭“ 叭叭”兩槍,即作品完成。一時間引起人群噪動,並驚動警方,險些出大亂子。在此情況下,文化部採取必要的措施,並委派時任藝術局美術處處長的楊力舟擔任中國美術館常務副館長,主持全面工作。面對紛繁複雜的局面,一副重擔落在楊力舟肩上。
中國美術館是由毛主席親自題名,周總理親自籌劃,于1962年建成的。該館以巍峨壯觀的傳統建築形式與故宮、景山等古建築群遙相呼應。此後30年來,美術館從沒有大的修復。特別是經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響,造成了主樓嚴重受損,地基下陷,橫樑斷裂,墻面傾斜。當時被國家有關部門確定必須施以抗震加固。但由於國家難以撥出經費,加固維修工程久拖不能上馬。歷時13年後,這個重任落在了年輕的常務副館長楊力舟肩上。
作為這項工程的總負責人,連壘雞窩、糊土炕都沒有經歷過的楊力舟,硬是憑著一腔熱血和執著奮鬥的精神,啃建築手冊,了解市場行情。從論證到招標,從技術管理到項目分工。從爭取上級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到動員全館員工大規模搬遷。工程終於1989年的最後一天動工,1991年9月竣工,重新開館。
為了工程的順利進行,在近兩年的時間裏,楊力舟幾乎沒過過節假日。生來從沒有因個人事情與任何人紅過臉的他,卻為了質量和材料等問題與有些部門吵得一塌糊塗。為了疏通關係,他利用自己作為畫家的優勢,日夜趕出數十幅作品無償送人。在後期資金仍然不足的情況下,他利用各種機會和關係吸納國內外名人的贊助款近 600 萬元。
中國美術館維修工程,被一些書畫大師們稱為“完成了一項歷史性工程”,該工程還被北京市有關部門評為“建築獎”。在維修工程完成後,楊力舟又馬不停蹄帶領大家修建新畫庫,該庫也將在今年 10 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