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楊力舟:前一陣唐勇力同志讓我對美院教學寫點東西,我認真看了看編輯的畫冊和每位教師的發言,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我沒有寫,因為覺得課題很大,但是做了點思考,今天能參加這個會議覺得是個學習的好機會。回到母校,我們的情感非常不一般,回想起來參加過美院幾次研討會,印象深的有一次是1992年,靳尚誼先生院長上任之後,中央美術學院要在中國美術館一起合作舉辦一次“二十一世紀美術戰略發展研討會”和大型展覽。那時候由於政治風波之後,上面佈置任務,要求大家創作一批新作品,和靳尚誼院長、杜健、朱乃正副院長商量的時候,我覺得在很短的時間要畫出一批新作品來不容易。但是我們中央美院是國家的,有許多名師,他們經年積累的就是有許許多多的重大歷史題材的創作和其他名作,也就是令人非常嚮往全國知名大家的作品都集中在中央美院、中國美術館和國家博物館。多數老師都還處在創作旺盛期。所以這個展覽在美術館展覽即獲得巨大成功。學術研討會得到劉迅同志支持,在國際藝苑召開,很多老師都寫了論文,文化部副部長陳昌本也出席併發表了講話。這個展覽和研討會在“六四”之後的特殊背景下展開了一下歷史性宏偉畫面,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央美院的教學成果豐碩,是全國各大美術院校無法比擬,教學的經驗值得深入總結,而大力推廣。
三個月以前中央美院又為已故老教授王式廓舉行了大型的回顧展,並召開百年誕辰紀念學術研討會,有很多老先生做了很好的發言,杜鍵、鐘涵、侯一民、葛維墨、聞立鵬、楊先讓、邵大箴,以及若干位理論家,也都作了發言,那些老先生們對美院的歷史、教學變化都有很深刻的感受和清晰的記憶。就是對王式廓先生的藝術評價,甚至於他們個人在文革中對一些事情的態度,反思和自我批評,對我教育非常深刻。我就感慨,中央美院光榮的傳統,老一輩的藝術家肯定是記憶猶新,他是在中央美院成才又教書育人,他們的經歷,言傳身教,至可寶貴。應該讓年輕一輩的教員、年輕一輩的理論工作者、年輕的學生來傾聽會議,但是我在那一次的會議上沒有看到年輕人。也可能會後把會議的文件和聞立鵬編撰的《王式廓評傳》給美院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研讀。總之,以上兩次活動使我聯想到,中央美院有著深厚的教育傳統和資源,有著自己領先全國的特點和優勢,這些寶貴財富才是今後發展的雄厚基礎。
今天參加中國畫教學和學科建設研討會,第一個感受是唐勇力院長確實扎紮實實的工作,他和學院的領導班子、青年教師們努力繼承美院國畫係幾十年來的學術思想,教學傳統,學習前輩大師們的學術品格和治學精神,同時也回顧了卓有建樹的師生們為新中國的國畫事業所取得的可喜成果,在新形勢下確立了“傳統為本,兼容並蓄”的方針,定位於“傳統出新”“中西融合”的學術主線,堅持傳統、生活、創造的教學原則,“臨摹、寫生、創作”的教學方式,而且同時主張“中為體,西為用”等等發展原則與思路。我認為都是正確而大有前進,不僅適用於中央美院,而且在全國的藝術教育與國畫創作領域均有現實主義。當然拿到沉甸甸的大畫冊,雖然容量很大,覺得也有局限性,就是對老一輩畫家的代表作沒有選進去,感覺到我們當年嚮往的老一輩國畫係的名師,他們的作品有的在國家的美術館、博物館,都佔據著重要份量與地位,但是在畫冊裏體現得不夠。減弱了中國畫家的整體輝煌。所以要對中國畫係幾十年來的教學成果進行梳理和認真的研討,也是傳承。我們傳承兩千年的古代中國畫的傳承,現在説起來大家的旗幟都舉得很高,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對“五四”運動以後,對徐悲鴻創建中央美院,也經過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我們國畫係所取得的教學成就應該很好的總結,總結它的得,總結它的演變,總結因受左的干擾所帶來的教育也是財富。這不單單是國畫學院的事。
回到唐勇力院長今天宣講的這些文字,我個人認為總的方向很明確,他在有關的文章裏闡述得很具體,特別是“四個穩定”、“三個研究”,我覺得都很好,體現了學院領導們確實在追求一種扎紮實實、求真務實和穩健做學術的教學作風。回想起來中央美院國畫係的一些老教授,如果沒有歷次政治運動的干擾,特別是葉淺予、蔣兆和、李可染、李苦禪、劉淩滄、郭味蕖等大畫家,沒有所謂文化大革命的摧殘,那些老師們創作與教學成就可能更加輝煌,這個經驗教訓都是我們不總結,逐步淡忘,損失將是不可彌補。所以,總的方向我覺得沒問題。現在大力提倡文化大發展,藝術大發展,作為國家的戰略,促進文化強國的建設是應該的。同埋也有很多人寫文章説不要搞大躍進,這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文化的積累,人才的浮現,精品的創作,需要時間,這是一個刻苦耕耘的過程。現在文化大發展就搞大建築,搞世界第一的大博物館,搞大製作,這股風要警惕。我覺得中央美院的教學和發展總體在穩步前進。藝術教育的大發展和藝術生産力的真正解放,這是最根本的解放,是精神枷鎖的解放,要真正的解放。靳尚誼先生上午的發言,我很贊成。我特別感觸深的是在十六大之前,我們很多問題都是在階級鬥爭的框架內爭論,並沒有真正從學術上探討,而是從政治上上綱上線……美術領域總是不正常。中共十六大之後風氣就好多了。現在我們中央美院應該在多元多彩的學術環境與理念的維護和開拓方面,在全國應該起到&&作用,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
中央美院具有國家級的地位,這是肯定的,因為它是中央直屬的美術高等學府。而中國畫學院在中國畫的傳承與發展上的地位和作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現在的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畫,正處在農業社會、工業革命和信息社會並存而交錯的時代背景下,民族繪畫的傳承與發展遇到了複雜的境遇。本屬於農業社會文積澱雄厚的中國畫,在百年以來中西方碰撞、改造、融合中艱難的演變中,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時(特別是人物畫方面),又適逢飛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經濟基礎的大飛躍大變革,高科技的展現,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和審美追求經受著波瀾與激賞。中國畫的民族性的堅守與革新,面臨無法抗拒的。此刻為何弘揚傳統的中國畫,創造新時代的民族繪畫藝術,將給畫家重塑中國畫本質精神提出了創新的歷史使命。作為民族繪畫的傳統之地,教學聖殿,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就成為首要基地。所以我覺得唐勇力、李洋、陳平他們的擔子很重,中國畫學院現在擔當的任務是光榮而艱巨的。建立文化強國,中國畫成了首要的問題。所以我們中國畫學院擔當的歷史重任必須要有充分的認識。傳承什麼?應該包括多領域的中國文化,絕對不能以文人畫為唯一,僅僅以素描為基礎了,中西文化的對比教學,西方各種流派的介紹也不能拒之門外了?“傳統出新”的含義只是個象徵性口號已經不能順應時代潮流,也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
第二,教師隊伍的尖端水平是體現國家藝術水平的準繩。教授的教科文衛嗵,創作水平,對社會起導向作用,對學生起示範作用,德能諸方面的身體力行,要起到表率作用。一句話,名師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號召力。過去的北大、清華,現在人們回憶起來都是嚮往那些大師,不光是蔡元培和胡適、王國維、朱自浦、聞一多、梁思成等等,現在回憶的文章很多。中央美院也不只是徐悲鴻、王式廓、董希文、吳作人、葉淺予、蔣兆和、李可染、李苦禪等等,他們的人品、藝品都活在學生和民眾的心裏。所以,教師隊伍國家團隊的建設是這個學院水平的提高和保證的根基,名校是以名師為脊梁的,當時我們在外地的時候,對中央美院最嚮往的就是有那麼多的名師作為中央美院主導的教學力量。他的藝術道路、教學思想與傑出的作品,就是榜樣。所以,廣泛的聘任、引進當前傑出的畫家來任教,我覺得是必要的舉措。畫得好的人,教學也好,這是最理想的教師,但是也常常有畫得很好的人未必能夠善於教學,但是只要他們有好的作品面世,對學生就會産生影響。所以教師隊伍的強大,這是教學成功的基礎。這也是中央美院國畫係在全國優越的強勢。同時還要重視強化傳統繪畫書畫技法教學和教材整理與編輯,對於基礎課的名師要倍加敬重,發揮他們在教學中的奠基作用。有的老師個人的藝術成就不是太突出或者在社會上影響不是太大,但是特別擅長教學,長于傳承,這樣的老師不愧是教育家,這些老師在教育系統顯得非常重要。當年劉淩滄先生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講過這樣的話,他説:“過去美術學院對工筆畫老師不夠重視,説我們是工匠,後來文化部黃鎮部長來了,説劉老,您應該出山了。”劉淩滄先生説我們不行,我們是工匠,他説不能這樣説,你們是國寶,你們有傳承功力。劉淩滄先生説從此我們在中央美院的地位變化了。對民間善於傳承的人還有教壁畫的王定理等先生對國畫係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貢獻。劉先生這一段講話,我記憶猶新,而發人深省。劉先生的名師地位確立,是因為他有傳統功力,再看當前工筆畫的迅速發展,是離不了古今相傳的技法的,再一次體現了美院教學成果的豐收。我認為名校是為名師為脊梁。應該請進學校充實基礎教學。
第三,中央美院在世界範圍內是具像藝術最有實力的高等學府。我去年到加拿大去了一趟,在考察過程中導遊説加拿大有一篇報紙報道,他們不知道從哪兒評估的,説中央美院現在是在中國國內最受歡迎的一個,是在各方調查,特別是美院師生評價滿意度最高的一個學校。我為此而高興,回國後和有關方面證實,真是如此。我覺得中央美院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的創作能力和造型能力,在全世界的藝術教育獨佔鰲頭。我一開始發言中提到的兩個重要研討會就是為了説明中央美院的優勢所在。自20世紀中葉開始,具象藝術在西方畫壇和藝術中院校被逐漸邊緣化,唯獨中央美院和中國的其他藝術院校在堅持著,我兩三次到俄羅斯列寧美術學院參觀了他們的教學,他們也想堅持,但是確屬退步很大。在80年代保加利亞一個美術家代表團來考察中國,考察完之後,他們認為我們中央美院基本功的訓練還是數第一的,他們的學院也受到外界的影響,基本功的訓練降低了。在實踐上,不管經濟全球化,什麼國際化大背景等等客觀變化中,中央美院的優良傳統不能丟。在藝術的造型能力的培訓方面,這是中國畫學院的優勢,是超過其他院校的,這個優勢要強化,要發展。我説的是藝術的造型能力,而不僅僅是寫實的造型能力。“人山花”——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都有造型問題,人物畫顯得更加突出,山水畫千山萬水一個樣,花鳥畫只畫花卉,鮮見鳥類,它們都存在造型問題。筆墨的發揮要以造型為載體。所以造型基本功的訓練是重中之中。所以,我覺得中國畫學院應該旗幟鮮明地提出來要培養高等的藝術創新人才,創作體現學校的社會地位和學術地位,全中國(包括國際間)的藝術學子們嚮往中央美院,就是因為它有名師,有名作。所以,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是最終的目的,傳承的目的最後是要有創新的精神。雖然美術教育從附中到大學本科,都在進行全方位的藝術思想、藝術修養、造型技能的培訓,最終的成效要表現在藝術創作上,特別是研究生、博士生就應該具備較強的創作能力。雖然成功的藝術家還要經過社會的磨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