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楊力舟談創作心得

發佈時間:2012年12月12日 10:58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們受到的文化教育,是從五十年代開始的,也是在六十年代包括文化大革命,我們的藝術經歷差不多有五十年了,總的來説我們受到的是藝術為人民的傳統教育,毛主席在延安時講話,他的核心就是要讓我們和勞動人民結合,藝術為人民服務,我覺得現在為人民,為社會主義服務實跡上還是為勞動人民服務,這個意思沒有變。深入的是農村的生活,所以我的藝術主要的是畫我們農民的生活,表現中國農民的精神面貌,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們受到的是這種教育,也是為表現中國革命的歷史,也就是説五四運動以後我們中國農民革命的歷史和共産黨革命的歷史,表現這方面為主,從改革開放這幾年來,我們更深的思考,在當年有了一個藝術理想,就是表現我們勞動人民的生活,我也會畫一點風景,牡丹,荷花,還要畫一點兒鄉土的風情,以農民生活為原地,那麼歷史方面,我和我的夫人都是畫抗日戰爭時期我們山西的農民怎樣進行抗日鬥爭的,這是我們藝術的範圍。這個題材。我們年輕時候畫過油畫,搞過雕塑,板畫,最後落腳在中國畫上,要用中國畫在民族傳統的形式上來表現現實生活,我們年輕時都很重視基本功,我們在西安美院十一年,除了兩年的文化大革命以外,其它的九年,有很多時間是到山西和陜西的農村和農民一起生活,另外在學校裏面研究人的技巧,具體一點就是研究人體解剖,畫人體,我們認為畫人體表現和文學家是一樣的,和社會也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叫研究社會生活,刻畫各種類型,各種表情的人物,所以我們接觸歐洲,特別是借助俄羅斯、蘇聯的藝術,對他們能夠深入刻畫人物,表現一種個性的人的經驗,我們學習的比較多。我們中國傳統的繪畫是種意象的,畫一個比較有概括性的人物,我們覺得這個技巧還是不夠非富,所以我們走了一個中西相結合的道路,所以我和夫人在年輕時對西方的繪畫研究的比較多一些,特別在基本功方面,像素描、色彩、速寫這些學習的比較多。等到後來我們又認為這種藝術形式是藝術的根本,有好的思想,腦海裏有很多中國人的形象,我特別喜歡看歷史資料,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時候有很多歷史資料,形象都在腦海裏,還有山西和陜西的農民形象,他們的精神風貌都記憶在腦海裏,但是如果你畫不出來,那就不算數,必須在紙上畫出來,這才算數。

       還是那一點,我們比較重視基本功。這些年來我們畫了很多作品,隨著我們的眼界開闊,我們運用藝術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吸收西方的現代化東西,我們走中西結合的道路,讓我們的表現力更強大了。最近我們集中精力畫一幅反映抗日戰爭時候的作品,描述山西抗日戰爭煙火燃燒在太行山。我跟夫人有一個共同點,15歲我們一起學習畫畫,中專是同學,大學是同學,畢業後分配工作是同事,後來考到中央美術學院,我們還是同學,到國家畫院又在一起工作。後來我調到了文化部工作,這樣才分開了,所以我們長期的藝術創作是合作性質的,這樣我們有共同的藝術語言,共同的藝術探索和追求,就比較容易結合。合作是很難得的,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屬於優勢,當然畫一些小畫我們也會分開來畫,因為兩個都有自己的追求,比如,夫人畫羊,我就畫馬,夫人畫荷花,我就畫牡丹,當然畫大畫的時候我們會一起。年輕時候我們畫過很多的畫,後來由於家庭的一些瑣事,孩子的教育扶養問題,精力就有限了,就集中到中國畫上面了。最近我們在畫一個700cm400cm的歷史畫,描述在八路軍的領導下農民鬥爭的場面,有機會的話,請電視臺可以拍一個專題,現在文化部有這個安排,于六月底完成大概115個專題,要選幾個重要的專題進行電視記錄,就是把創作過程,藝術構思和形式探索完成的這樣一個途徑,用錄像把它記錄下來,這是一個傳成,美術館這次決定要收藏這些畫,同時把這些東西也收藏起來,這是一個新領域的開擴,歐洲比較重示這方面,草圖,素材,形象的變化都要收藏起來,我跟夫人也都六十多歲了,趁現在精力還允許的時候多畫一些這種類型的畫,我主張是靜心畫畫。

 

熱詞:

  • 楊力舟談創作心得
  • 王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