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涅槃——版畫家范敏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1日 12:3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點擊進入>>畫家范敏個人主頁

  今天在“多元化”理論意義上的中國現當代藝術中,出現一個所謂的“多元藝術時代”,即在今天依然有以自然主義為訴求的古典藝術、以自由主義為訴求的現代藝術和以消費主義為訴求的後現代藝術的混合體。21世紀的中國美術界焦慮與浮躁成為主要氣候,如何進行美術創作成為眾多畫家思考的主要問題之一。在進行嚴肅思考的同時,不禁令人想起在同樣情景下郭沫若先生所寫的《鳳凰涅槃》 ,中國的當代藝術是否有如“鳳凰涅槃”一樣從火海中獲得新生,而當代藝術的永生需要經過哪些途徑?看到范敏的銅版畫作品,從中有所領悟,其作品從《韻》系列到《偶之祭》系列,再到《偶》系列作品,他的思考正是一種“涅槃”式的思考。

  精巧而又準確的技法,集約而又單純的色彩,深思熟慮的造型,發人深思的內涵,范敏銅版畫作品的主題是對傳統文化的眷戀與反思,是一種藝術涅槃式的創作。與眾多的版畫家不同的是,其中傳達出的哲思與人文關懷是中國的,是世界的。

  眾所週知,東西方的藝術雖然發展的途徑不同,各自所追求的藝術精神也有著巨大的差異性。中國的藝術精神一直是在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響下成為東方藝術的主體精神,在精神境界中逍遙遠遊,以人文關懷為情節的藝術創作成為中國藝術創作的一條主旋律,但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的現代性模式就對本土的現代話語産生了強烈的衝擊,並逐漸佔了上風。就文化、藝術領域而言,不同的現代性訴求自然會催生出不同的藝術思潮與藝術流派,與此同時,在中國也將形成一系列與之相適應的文化、藝術思想發展歷程。然而,這不是“鳳凰涅槃”的創作方法論,而是一種在中國本土上進行的西方美術的“淬火”,只能“鍛造”,無法獲得“永生”的。

  我們從范敏的作品中領悟到了這種“藝術涅槃”的道理所在。在作品《韻》系列當中,其思維已初見端緒,以中國傳統符號為創作元素、以自尊自信的文化心態來進行創作,由一種特立獨行的思維開始,進而在純熟的技法基礎上融合今天早已熟知的文化特徵元素,傳達畫家內心世界裏定位的“釋然因素”——種種羈絆,異質與異化的諸多因素。

  在韓國留學期間,范敏為美柔汀的玄靜與神秘特質所吸引,美柔汀銅版畫技法中的那種對美的感性,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中的“玄學”與“儒家”、“佛學”息息相通,這與他的內心形而上的哲思不謀而和,他運用美柔汀技法去表現自己的沉思與藝術思想,加上其受到現代藝術的影響,造型嚴謹、色彩瑰麗,畫風以融合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的手法呈現出來,作品充滿表現性與戲劇性。

  范敏從2006年開始創作《偶之祭》系列作品,如《偶之祭-1》雙聯作品,右聯運用美柔汀那種固有的中國人內在特質中的永恒色調(黑白色調)表現出布疋束縛的“偶之祭”,與他自己特有的色調紅、黃、藍三色所表現的“偶之祭”形成強烈的反差,給人以強烈的震憾,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2007年創作並獲全國第十七屆版畫作品展“中國美術提名獎”的《偶之祭-9》則大膽地將黑色作為上邊色,以美柔汀技法精心創作出黑白色的數個偶——被布與繩束縛殆盡的偶——無奈的沉淪情景,並映襯出以紅、綠二色為主色的多重色彩“偶”在束縛中慢慢地沉下去的“悲酸”狀況,情景交融,發人深思。

  范敏2008年的《偶》系列銅版畫作品、石版畫作品,表面上是從“偶之祭”三字中只留下“偶”一個字,事實上,他的創作思想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説“偶之祭”是對“人性異化”的思考與嘗試的話,那麼“偶”系列作品則試圖在尋找擺脫“人性異化”的途徑。“偶之祭”一方面體現出當今現實社會中人的“異化”與機械統治的所謂“後工業文明”時期,失去“原我”的自我在無法抗爭時的表象,旋轉的布疋與繩索有如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束縛與羈絆,人們早已是“偶化”了的自我狀態;另一方面,他對美術創作過程中的形而上的“涅槃”思考則進一步強化,“祭”則有如天祭,從古代至今都在使用的一種精神慰藉,更是一種“解脫”。古代社會中的天祭、地祭則是對逝去的“神”與“物”的景仰,而在今天,范敏在創作時則運用了人文關懷的想像,現實社會中的人不再有自由之軀,各種名利場的誘惑,如同種種布疋的束縛,環境污染的羈絆、生存的壓力、失去自由的軀殼等,大寫的人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異化”問題,在消費社會中已經開始不得不去進行“鳳凰涅槃”才能獲得一種“解脫”。

  在范敏《偶》系列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從“偶之祭”系列作品中走出來的感覺,這是一種“藝術涅槃”的感覺,強化了偶的內在形象,而不是偶的外在表象,從偶的出走、偶的形象折回、偶的掙脫等,偶亦不再是“偶”,而是“偶在涅槃”,一種“偶的涅槃”。“偶”形象,以美柔汀技法表現出來,的確十分到位。無論是“鳳凰涅槃”式的思考,還是“藝術涅槃”的創作,一種解脫與永生的感覺油然而生。然而,這二種“涅槃”境界不同,前者是一種“回歸”式的自救自贖,而後者是一種生命的“永生載體”。我們從范敏的“解脫”系列作品中能夠解讀出來。范敏的美柔汀銅版畫不僅有所拓展,而且也在“藝術涅槃”後的思考上確定了自己在這一領域的地位,即他在美柔汀版畫的理論與創作中“思維第一”,也由此造就了他在“藝術涅槃”之後的藝術創作生活。

劉金庫(天津美術學院美術史論係教授、書畫鑒定家)

2009年4月于天津美術學院

熱詞:

  • 范敏
  • 油畫家
  • 藝術家庫
  • 藝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