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場——意在馬元的無用功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4日 12:5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點擊進入>>油畫家馬元個人主頁

  意在者,謂意念駐留之所也。然而“意在”並非“在場”。某人現于某一具體場合謂之“在場”,故“在場”多數物理範疇。而“意在”則不同,乃謂精神與日常之默契,行為融入無形止的日常生活、抑或自然重復的延續之中。故“意在”乃冥想之記錄和依託,然並非著意記錄和依託的物理形式。行雲流水,任其自然乃至高境界。自然簡樸,不事雕琢為內在品質。此即古人“灑掃應對皆是個理”之謂也。藝術作品因之不受邊框之苑囿,不在意中心邊緣之差異,反之,著意空間時間之無限,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原理也。萬里之行、萬卷詩書、十萬方佛、萬里長城皆始於“意在”。“意在”始於足下,終於無限。正所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又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其無限並非數、量之積累,乃境界之謂也。

  “場”主要強調一個環境的概念。“環境”在這裡指的不是一個和人沒有關係的外在世界,而是指在藝術家創作過程中與他始終處於互動的日常環境。對於“場”的理解要注意兩點:第一,它不是一個物理的“場”。把一件作品放在某個物理空間中,這是西方形式主義藝術、極少主義、大地藝術和日本物派關於“場”的概念,而“意派”的“場”始終與“人”、“物”處於互動、交錯、契合的關係中;第二,這個“場”指的不是一個即時性的“在場”,比如藝術家在某個場合當中,我們把它與同時發生的事件記錄起來,這就是一種“在場”,這種“在場”是受到具體的某一時段或事件的局限,而意派的“場”沒有這種局限,它具有延續性、過程性、無始無終的特徵,所以它有一種無限性。

  馬元的作品屬宗教性或文化性的“場”,這種“場”指藝術家把某種文化信仰或文化理念作為自己的信仰,在實際藝術創作中運用的媒介、作品題材、作品的氣氛和精神狀態都與這種信仰有關。

  馬元始終在與時間進行一種對話,這種對話屬於一種文化日常,他把文化遺産的外形轉化為一種更本質的物質,而這種物質凝聚著更多的時間,成了時間最本質性的顯現。而文化符號,包括陶器的外形是一種文化的象徵,這種文化的象徵性相對於承載了物質性的時間的沉穩,具有一種玄虛的因素,馬元通過把玄虛的、象徵性的東西轉化成本質的物質,形成一種還原。

(作者:高名潞 藝術批評家及著名策展人,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現執教于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藝術史係)

2009.12作于北京

熱詞:

  • 馬元
  • 油畫家
  • 藝術家庫
  • 藝術臺
  • 搜索更多馬元 油畫家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