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出入成法 法無定法——談鄔海青的山水畫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3日 12:0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點擊進入>>國畫家鄔海青個人主頁

  我與鄔海青相識是近些年的事情。我的學生和海青是天津美院同學,在他那裏見到幾幅海青的山水畫,那構圖的嚴謹,落墨的大膽和畫面的意境,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對某些不足也有所議論。不想這些傳到海青耳朵裏,他卻非要邀我去看他的畫。

  海青曾以人物畫見長,表現了深厚的功力。在他的畫室裏,他拿出幾摞畫給我看,足有幾百張,是他近兩年的作品。這些畫幅面有巨制宏篇也有精巧小品,有山水,有人物,我更看好他的山水畫,勾、皴、點、染,畫得都很充分,而且每一年的筆墨手法都有不同,充滿著探索精神。在教學之餘,能畫出這麼多畫,其勤奮可見一斑,也看得出他對藝術的赤誠和刻苦。李可染先生提倡“廢畫三千”、“勤能補拙”,這是造就一個成功畫家的必由之路。海青正在踐行著李先生的主張。

  藝術的美來自客觀自然,沒有畫家對自然山川的切身體驗和感受,便很難畫出富有感染力的山水畫作品來。海青很注重深入生活、遊歷名山大川,感悟大自然壯美雄強的同時,努力提煉著自己的筆墨語言。

  中國畫家都把筆墨置於極端重要地位,因為“‘筆墨’二字,不但代表繪畫和書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種藝術境界。”(宗白華語)中國畫是以線造型,造型中尤關注厚重蒼潤感,體現出質感、量感、體積感等因素。中國畫中的線,在這些方面都有很自覺的追求。王羲之的老師、東晉女書法家衛鑠説過,寫一豎要寫得像萬年枯藤。不但遒勁有力,還要用筆蒼老。元代人讚賞“乾裂秋風,潤含春雨”的線。衛鑠還説,寫一個“點”要像“高山墜石”。潘天壽説:“須沉著有力量”。對線也是這個要求。線還講究“厚”味,即所謂“力透紙背”。在中國畫中,線的厚、重、蒼、潤等等是同時呈現的審美境界。是有“氣”、“力”的生命體,常説好的線“力能扛鼎”,黃賓虹解釋説:“力能扛鼎言其氣沉著也”。所以畫線講究“骨法用筆”。而在中國山水畫裏,線則轉化為各種皴法。基於中國人強烈的線意識,要求即使大面積墨色,也不是塗抹而成,應是“寫”成的,就是筆觸可見,是有功力的。還要克服生宣紙易出現水跡的特性,使多次的積疊用墨或一次用墨融渾一體,不呆不滯,産生一定的韻味,這就更為不易了。線忌單薄,大面積墨色尤忌單薄腐爛,追求渾厚、晶瑩、濃淡、乾濕、虛實交互結合成變化多端的形態,産生靈動的墨韻和審美意趣。

  綜合以上中國畫的筆墨要求,海青的筆墨探索深有所得。他前些年的作品,包括參加歷屆全國美展的成名之作《土厚山蒼》、《垣上蒼音》、《扭起秧歌過大年》等,多用米點皴或豆瓣皴和積墨法,更強調筆墨造型的功能。通過嚴謹的造型,構造出畫面的意境,或蒼莽古樸,或博大雄渾,讓人沉浸在黃土高原那浩瀚無垠的意境之中。而近些年的作品則轉向斧劈皴或折帶皴,充分發揮筆墨的韻味。尤其是描繪江南山水,筆趣墨韻更顯秀美靈動。畫面遼闊深遠,使人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産生無盡的依戀之情。

  海青的畫,很少奇倔之筆,大多平和舒緩,似在娓娓道來,正像他自己所説:東方藝術是一杯清香的苦茶,需要慢慢品味。待你進入畫境,自會被那畫面的綿綿生機和清新意趣所感染。從中不難看出,畫家正是以平和的心態,甚至以“無我”狀態進入藝術創作的。這裡沒有宣泄的激情,也不是冷漠的旁觀,只有平靜如水,似“無心”般的怡然閒適。那看似平淡的景色,其實就是作者“平常心”的顯現。藝術創作本身就是一種精神遨遊,而且越自由越好。莊子的“逍遙遊”就是指沒有束縛,絕對自由、自在的精神活動。所謂“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生死、無終始者為友”的充滿浪漫氣息的大自在。拋卻急功近利,在藝術上才可能有所建樹。很難想象,好的繪畫作品上竟染著銅銹。        

    海青1985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留校任教,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美院副教授。相信他在已有的成就的基礎上,會更自覺地在藝術之路上不斷探索、攀登,達到新的高峰。

二00七年穀雨

王文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東方美術交流學會理事、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名譽理事)

熱詞:

  • 鄔海青
  • 國畫家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