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清麗的身影,流轉的光彩,濃烈的情懷……,當面對張憲的油彩系列畫作《荷花》時,讓人充分感受到一種特殊的藝術之美。
不僅僅《荷花》系列,他的油彩山水風光、人文自然方面的作品,亦無不給人以驚艷的感覺!每幅畫都不是線條與色彩的雕琢堆砌,並非用“漂亮”二字就能概括,一種靈魂深處的東西躍然紙上,卻又倏忽不定,定睛再看時總有更多的內涵勾人心魄!也許這就是張憲的創新畫法在藝術界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世家傳承 融匯中西
張憲,生於北京一個國畫世家,是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資深商業美術人。與其父一同師從於國畫大師許麟廬先生,其祖更與張大千有著很深的淵源。自小的耳濡目染,使他對繪畫藝術有著特殊的敏感。
他的青少年時代,癡迷于國畫的創作和研究,在父親和許麟廬先生的指導下,奠定了紮實的國畫基礎。其水墨畫作品自然清新,線條流暢,有著詩一般的韻律。1990年張憲與著名書法家田平伯先生共同舉辦了書畫聯展,作品全部捐獻第十一屆亞運會。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新社等幾十家國家重點新聞媒體給予報道。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先生為其頒發了證書與獎盃。1999年出訪歐洲,與藝術家朱紅女士共同舉辦的畫展在德國、奧地利等異域他鄉大獲成功,並被國際中國美術家協會歐洲分會聘為維也納中國美協特約藝術家!
但他並不滿足於傳承傳統技藝,一直苦苦尋求突破,要將中國的繪畫藝術發揚光大,並與現代審美完美結合。出訪歐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忽然意識到西方油彩與傳統國畫之間並不隔膜,西方油畫的色彩表現力或許可以與中國畫之丹青潑墨技法融會貫通。有哲人道,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審視傳承,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這種想象力則是對傳承使命和藝術生命的徹悟與靈感迸發。回國之後張憲便開始潛心鑽研創新技法,經過七年時間的研究試驗、吸納創新,從作畫工具、顏料、用紙到裝幀都來了一個華麗的轉身,終於開創了中國現代油彩畫的先河。
2004年,他的國畫系列“水鄉”有幸被胡錦濤主席出訪的專機選用,江南水鄉的旖旎韻味、豐饒多姿、和諧溫馨,向世人傳達著中華的風采和文明精神的底蘊。次年,他有幸再次為胡主席專機繪製油彩畫“荷花”、“黃山風情”系列,那跳動的色彩和光暈,獨特的構圖和筆法,表達了畫家對美的追求和嚮往,抒發了人類的美好願望和對和諧世界的無限憧憬。
張憲除了在自己的畫作上傾注大量的心血外,更致力於國內與國際間的藝術交流與傳遞。目前,他還擔任國際中國美術家協會歐洲分會北京聯絡處主任,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高級榮譽顧問。他與在歐洲的國畫藝術家們建立了親密的關係,把他們的作品介紹到國內,而他們又為他帶來油彩畫創作必需的原材料。他的畫室“竹溪齋”成為廣交朋友,探討藝術的沙龍。他和其他畫家朋友們把中國畫帶向世界,又將西洋技藝帶回中國,可以説,他是當今美術界的絲路使者!
創意開拓 技出天驚
沒有看過張憲作品的人,對繪畫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技法,可能僅限于悲鴻大師、海粟大師們發揚中國畫傳統,引入油畫光影、立體表現等手法的印象,國畫還是國畫,只是有了些西洋的影子。當看到張憲的畫作時,才真正領略了“中西合璧”的含義。
當發現中國畫的潑墨和大寫意與西方油畫抽象派的濃墨重彩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張憲驚喜異常,一種靈感從天而至。於是,在七年的時間裏,他奔走于歐洲的大地,在西方藝術長廊細心學習、吸納、鑽研,從外國畫家朋友手裏買來專門研製的油彩顏料,反復試驗,終於摸索出了融中國畫寫意潑墨、西洋油畫的色彩抽象,以及混合多種特別材質和特殊蠟彩繪畫技法于一體的中國油彩畫,創立了新繪畫的一種形式,引起國內外同行畫友廣泛的關注和翹企。
這些畫作呈現出一種透明的質感,色彩濃烈,虛實相宜,構圖大膽,卻又寓意深遠。可以看出張憲在做這些畫時,投入了很深的感情,加上他將自己對中國傳統佛道理念的領悟融入其中,使其畫作顯得空靈、廣博,蘊含了生命、自然、和諧與向上的力量,往往使人駐足於前,不忍挪步。更為精妙的是,不同的人從其畫中都能找到觸動自己靈魂的內涵,所以他的畫作不僅為國內書畫愛好者喜愛、收藏,也為歐美觀眾、商賈名流,乃至普通民眾所追捧。
2007年春,北京琉璃廠雲峰畫苑舉辦了張憲現代繪畫展,觀者雲集,好評如潮。人們驚異於眼前的一幅幅亮麗的畫面。國際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于峰從維也納發來賀電,對其油彩畫給予了高度評價。評論家大海説:張憲先生油彩水墨畫是中國跨文化、跨藝術的傑作,既具有中國畫的神韻,又具有西方油彩畫的現代視覺衝擊力,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次革命。
光明日報社光明網對他的新繪畫做了多次報道,在光明網開設了“藝術畫廊”,做專門推介。張憲先後被收錄于《二十一世紀人才庫》,《中日現代美術年鑒》,《92’中國美術家》,《翰墨中國》,《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中青年著名書畫家精品集》,以及《中國學者》等。這些榮譽是對其開拓創新、將繪畫藝術發揚光大的肯定!
若無新變,不能代雄。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過程,如長江大河,前波剛逝,後波復起,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故而創新與民族風格的傳承並不矛盾。張憲的創新,不是“桔過淮北而為枳”,而是把中國畫的寫意,留白,以及“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的構圖技巧,與西方油畫的表現力充分糅合,有所取資,有所揚棄,從而使自己的畫作綿延著可貴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魄。在傳承中創新,于創新中傳承,恰是中華文化不朽生命力的精魂所在。
古道熱腸 至情至性
張憲的畫作,以跳躍的色彩、積極的思想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與其人的俠肝義膽、至情至性有關。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國畫世家嚴謹的家風造就了其做人的高尚品格;與國內許多著名藝術大師的過從交往,相濡以沫,更使其有荷花般不陷泥淖的境界。
他在研究、創作美輪美奐的繪畫作品同時,熱心投身於社會公益活動,為公益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如前文所述,早在1990年,他與著名書法家田伯平舉辦書畫聯展,展後他將全部作品捐獻給第11屆亞運會,受到奧委會的高度讚賞。隨後他參加“榮寶齋賑災義賣”活動、作畫捐贈慰問為“兩會”做出貢獻的首都交警、向“北京公安反扒民警”捐贈作品;2006年向國際奧委會捐贈油彩畫“迎奧運創和諧”;2007年向北京綠化基金會捐贈巨幅水墨畫“水鄉”,並獲北京市捐資助綠先進個人獎;2008年參加紅十字會“汶川地震”賑災義賣活動;2008和2009年他的多幅油彩畫作品在北京多條地鐵線路的站臺、走廊上做公益展示;他創建的北京南城藝術家沙龍,為藝術界朋友提供交流技藝、心靈溝通的場所;他還承擔著溝通海外國畫藝術家們,為其迎來送往的任務。
沒有人格品質的高尚,難以成就一個畫家躍然于紙上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只有深切感受時代精神和關注國家民族命運的藝術家,才能成為時代和藝術的先行者,他的藝術發言才能激起歷史的巨大回聲。我們期待張憲作為中國油彩畫第一人,在藝術之林卓然而立,真正開風氣之先,新天下耳目,成為和諧中國和諧世界的一抹亮色,也期待更多的人感受到張憲畫作的藝術魅力和深遠意境……
作者:孔令銅 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