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乾隆腰刀6年來3價格不升反降
近日,在香港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內地畫家曾梵志《協和醫院系列之三》三聯畫成交價逾1億港元。而就在前一個月,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曾梵志《最後的晚餐》以近1.81億港元成交。中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的作品近期連續兩次破億,再次將人們的目光吸引到中國當代藝術上。
在兩年多時間裏,藝術品市場坐了兩次過山車:2011年,中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藝術品交易市場,藝術品交易佔全球份額40%。然而2012年,市場從高處一路探底,藝術品天價成交的神話更是難以為繼。一個有力的例證,是嘉德秋拍重點推出的乾隆禦制寶騰腰刀,最終以4830萬元成交,而6年前這把寶刀就拍出了4880萬元的價格,6年來價格不升反降,比刀鋒更寒冷的是市場行情。
中國藝術品拍賣20年來有過三波低谷期,這次回調幅度最深,整個2012年藝術品市場都在過冬。從天價拍品來看,2011年過億元的拍品26件,2012年卻只有5件,秋拍更是只有保利推出的王振鵬《江山勝覽圖》一件勉強過億元。從成交額來看,嘉德春拍21.41億元,秋拍17.45億元,保利春拍30.3億元,秋拍23.1億元,這兩家領軍企業的成交額比去年同期都下降了一半還多。
是走出寒冬的時候了嗎?
藝術作為奢侈品,市場冷暖跟資本、經濟環境、股市直接相關。藝術市場的調整時間應該是跟國際市場同步,這兩個市場是相通的。所以,藝術市場的好與壞,往往能夠作為一個晴雨錶,測試出市場的景氣度。這其實是藝術與市場的一種互動關係,即市場的繁榮能夠刺激藝術的繁榮,反過來藝術的繁榮也可以影響市場的價值走向,將其引領到一個更高的文化消費層次。
已經紅火了數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2012年以來在國際市場上嘗到過冷場的滋味。尤其是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持續高溫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驟然降溫,由此引起了圈內圈外不少人士的擔憂,甚至有人提出藝術救市的主張。中國藝術品市場正經歷著寒冬,離春天還有多遠?
市場冷清正好可以靜心思考
2013年似乎是應走出低谷的一個機會。據統計,行情火爆的2011年至少發行了45款藝術品信託産品,規模高達55億,它們往往是拍賣市場上天價拍品的買家,而兌付期多數是2013年,屆時會有一批曾經的天價拍品出現在市場上,如果它們能拉動新一波行情,市場有望借此走出低谷,但如果精品仍然拍不出高價,那麼市場還會在嚴冬中煎熬。
隨著拍賣熱的興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市場。中國買家的強大實力令國際拍賣界刮目相看。在2013年5月的蘇富比春拍上,一位中國買家以2130萬美元的價格購入畢加索的《閱讀的女人》。7月,一位中國內地買家又以500萬美元在佳士得購入一幅米開朗基羅的炭筆畫。11月4日,大連萬達集團以2820萬美元的價格拍得畢加索的《兩個小孩》。中國因素已經成為國際拍賣界不可忽視的力量。
然而,就藝術品市場來講,價格走得太高,調整期會相應變長,對於炒家來説,市場冷清是痛苦的。而對於藝術家和收藏家而言,近年來藝術品市場出現的劇烈調整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正好讓各方靜下心來理智思考。藝術家不要整天就想著怎麼樣能多搞點錢,收藏家也應該盤點一下,到底哪些東西有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