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濟南10月14日電(記者陳國軍、王海鷹、高潔)新建的山東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國外精品劇目的餘音還在裊裊,泉城廣場又響起了百姓自辦自演音樂會的管弦;農舍田間,流動舞臺車剛向村民呈現出一個燈光、音響、布景齊備的標準演出舞臺,《大羽華裳》已與美國、意大利等歐美市場簽下演出合同……伴著十藝節的跫音,經濟大省山東放飛“文化強省”夢想,文化建設開始進入大發展大繁榮新時期。
創作繁榮催生精品劇目“爆發”增長
11日晚,山東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百姓書記》的演出現場,掌聲、喝彩聲不斷。這臺呂劇現代戲,因為情感真摯、人物飽滿,直擊觀眾心扉。
“戲是真好,情節曲折,唱腔優美,尤其是臺詞,每一句都像巨石一樣砸進內心,讓人眼淚收不住。”現場一位崔姓女觀眾告訴記者。
為在十藝節上叫響,山東省呂劇院邀請知名編劇、導演加盟,對這部戲精打細磨,最終獲得了開幕式演齣劇目的資格,這部戲也被業界認為是現代戲的“標桿”。
同樣令觀眾眼前一亮的還有雜技版的《聊齋志異》--《聊齋遺夢》。為將這部大型魔幻雜技劇推上十藝節舞臺,山東省雜技團用觀眾能接受的審美樣式將古老傳説用雜技的藝術形式展現,用雜技的肢體語言感染觀眾,表演大廳也做了烘托氛圍的4D設計……山東省雜技團團長姚建國説,雜技不是沒有市場,用心加創新就能贏得觀眾的認可。
十藝節為山東藝術創作提供了繁榮的土壤。三年來,山東新創作優秀劇目62台,其中15台優秀劇目被確定為“文華獎”參評劇目;新創作群眾文藝節目4400多個,其中39件作品進入“群星獎”決賽;有124件入圍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參評、入選作品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令人可喜的是,曾一度瀕臨失傳絕境的800多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在籌辦十藝節過程中收徒近萬人,讓古老的藝術再度逢春。在全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中,山東省獲得4個優秀演奏獎、4個演奏獎;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摺子戲展演中,山東省有3人獲優秀表演獎、3人獲表演獎、4人獲演出獎……
十藝節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徐向紅説,這麼大規模優秀作品的涌現,得益於在山東舉辦的十藝節,不僅帶動了全省文藝精品創作呈現新的繁榮局面,也活躍了山東省演藝市場的繁榮發展。
文化場館讓藝術融入百姓
在濟南城西部,三個巨大穹形建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就是新建的山東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在籌備十藝節過程中,山東省投資80多億元在各市新建或改造了一批演出場館,逐步形成佈局合理、功能齊全的演出場所,結束了一些地市沒有好的演出場館的歷史。
“十藝節把山東文化場館的建設至少向前推進了十年。”徐向紅説。而在上世紀中期六藝節時,山東標準劇場數量為零,現在則達到52個,有2個進入“中國十大劇場”行列。
建標準劇院,更要建文化大院,是山東省籌備十藝節過程中始終堅持的文化惠民理念。僅三年時間,山東省五級公共文化設施投入資金就達177億元,其中用於縣鄉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在90億元以上。新建、改建市縣級圖書館、文化館85個,村級文化大院從4.9萬個增加到6.3萬個,鄉鎮文化站實現全覆蓋。
“可以説,十藝節籌備的三年,是山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最集中、投資量最大的時期,形成了覆蓋全省的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山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孫守剛説。
如今,在孔子的故鄉曲阜市,幾乎每天,毗鄰高鐵曲阜東站的息陬鎮東陬村“文化廣場”都人頭攢動,無論是豫劇、山東梆子,還是流行歌曲、現代舞,都能引起群眾一陣陣掌聲。在家門口看文藝演出,進農家書屋免費借閱書籍……一張覆蓋城鄉、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網正在山東織就,正在“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群眾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文化滋養。
文化産業為“強省”之夢插上騰飛翅膀
為時兩天的十藝節中國(山東)演藝産品交易會,共吸引海內外600多個演藝機構近2000個劇(節)目參展,有86個演藝項目簽約,簽約額達9.02億元。
兗州市政府的大型旅遊演藝項目《菩提東行》引來了山水盛典文化産業有限公司1.2億元的合作資金;山東省打造的大型戲曲服飾意象劇《大羽華裳》與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台灣演藝總工會等達成7000萬元的合作;剛剛成立的山東劇場院線簽下了20場雲南民族歌舞;多年沒有演出的濟南歷山劇院,借著十藝節的契機,也確定了明年20多場演出。
借著十藝節的翅膀,山東文化産業躍上了新高度。2009年山東省文化産業增加值還在千億元,僅僅兩年後,這一數據就迅速刷新為2300億元,躋身“兩千億行列”,去年山東文化産業增加值達到2720億元,擁有10多家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基地)和100多家省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園區)。
十藝節組委會外演及演交部部長李國琳表示,文化産業已成為山東省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按照山東的構想,不僅要將山東建成經濟強省,而且也要建成文化強省,使文化産業逐步成為山東省支柱産業。十藝節,讓文化底蘊深厚的齊魯大地正在拔起一座新型的社會主義文化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