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網上美術館 >

廣東美術館十五週年大展奉上“風雅”年夜飯

發佈時間:2013年02月16日 16:28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藝術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潮汕農家(版畫) 肖映川

     “風”——100余件當代藝術作品,既呈現出一種普遍的平民情懷和個人意識的表達,又以豐富的互動模式,讓觀眾獲得交疊多元趣味的體驗。“雅”——百餘件花鳥畫、山水畫、油畫、版畫作品,以普遍性和共通性的審美語言,給觀眾一種視覺感官和精神上的享受;如書齋般平和嫻靜的展廳格調,讓觀眾進入單純、輕鬆的審美環境,于喧囂的都市中獲得一刻逸靜。“頌”——匯集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廣東最優秀藝術家的代表作,呈現出他們對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思想解放等方面“正能量”的表達。

     2月5日至3月13日,廣東美術館舉辦“風雅頌——廣東美術館開館十五週年館藏精品展”,在蛇年春節期間為觀眾奉獻一場豐盛的視覺文化大餐。展覽以《詩經》中“風、雅、頌”的分類方式,既向公眾清晰地呈現了廣東美術館的學術定位,又以一種對藝術結構的宏觀把握,來探討當代中國視覺藝術在當下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從而便於觀眾以自己的知識結構、審美取向以及價值評判與展品産生“碰撞”。

     “福到廣州”迎新春

     這是一個超規模的大型藏品展,廣東美術館用全部展廳展出從3萬餘件(套)館藏品中精選的300余件藝術作品,其中既有以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為主體的架上藝術,也有以裝置、影像、攝影、當代陶藝為主體的當代藝術。

     為了給觀眾獻上一場“風雅”的精神年夜飯,廣東美術館展覽現場亦營造出輕鬆愉快的過年氣氛。美術館外墻以民間傳統剪紙為設計元素,裝點出節日的紅火氣氛。展廳內,首先映入觀眾眼簾的“風”部分就別有趣味。《福到廣州》這幅作品無論是標題還是內容,都滿足了觀眾對“好意頭”的追求。倘若廣州市民過年想去看長城,這回也不用再到北京去,廣東美術館展廳中就有《南國長城》,讓您足不出戶在南國看一回長城、當一回好漢,仔細端詳會發現,“長城”上的陶瓷則是大家熟悉的廣州騎樓。另外,還有明星林志玲“蒞臨”廣東美術館陪大家過年,劉小東的布面油畫《美女林志玲》惟妙惟肖,其笑容清新甜美,猶如親自向觀眾表達新年的祝福。

     國際化視野構建交流平臺

     在此次展覽的“風”部分還有不少外國名家作品,如西班牙藝術家畢加索,此次展覽就展出了他的系列版畫《賽萊斯蒂娜》。同樣,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的版畫《麗達的肖像》、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版畫《南瓜》《檸檬茶》等作品也出現在本次展覽中。

     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的作品《土地》採用的是“身體與土地對話”的創作方式。用安東尼的話説:“反復地用泥丸做一個形體,手就像一個模具一樣,很多感受從裏邊産生出來。”展品中的一尊尊小泥人,都是廣州街坊用雙手捏出來的,它們雖然只有手掌大小,粗糙、簡單,但形狀各異,每一個個體都有獨特的韻味,把他們組合起來,就形成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讓人展開想象的翅膀,體會土地的博大、寬廣和厚重的底蘊。

     當然,還有反映國外藝術家眼中的中國的作品,如法國當紅攝影師克勞迪斯魯本的《中國》和索瓦豐丹的《迷失在中國》等等。

     這些國外作品的展出,不僅體現了廣東美術館的國際化視野,也讓中外文化得到了碰撞與交融。

     本土符號記錄嶺南民眾生活

     此次展覽力求貼近民眾心靈,有不少具有嶺南特色、還原廣東民眾生活場景的作品展出。

     《廣州,上班人流》是安哥在上世紀80年代拍下的廣州老場景:1986年,熙熙攘攘的上班人流推著單車擁擠在海珠橋上,此情此境應該會喚起不少“80後”的童年記憶。遙想當年,我們就是坐在爸媽的單車後架上,晃蕩著雙腿,懵懂而好奇地開始觀察這個世界。安哥在1999年創作的《惠福西路譚氏健身所》一作中,同樣關注了廣州民眾的尋常生活,通過瞬間的捕捉,用鏡頭記錄下青春的健美,留住了那些不捨的過往。專注廣州城市影像系列作品的拍攝工作,《人民日報》攝影記者許培武則用《寬幅城市昨天廣州》《廣東廣州——大面積拆除城市的臨時建築》等攝影作品記錄了廣州這座城市的建設與變遷,鏡頭下昔日的“村莊”變成“豪宅”,城市的新中軸線延伸到珠江邊。而今,這些記錄珠江新城變遷的圖片也都被陳列在“風”部分,講述著繁華背後那些不為常人所知道的故事。

     時光荏苒,這座城市的幾多滄桑隨著不停地拆與建早已散入歷史的塵埃,只有老作品依然在講述光陰的故事,就像“廣鋼高爐”這一極具時代印記的構築物成為永恒的曾經,留在王肇民1959年的畫作《廣鋼高爐》中。陳邵雄的《集體記憶之廣東美術館》(2006年)則採用了一種當代比較先鋒的創作方式,邀請了上百名觀眾,用手指蘸墨在紙上一點一點地按出廣東美術館的形象,畫作也因此留下了觀眾們的體溫和故事。另外,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文薈萃的潮汕風情也在展覽的“頌”部分得到展示,如《潮汕柑市》(王蘭若、1956年)、《潮汕蜈蚣舞》(盧中見、1998年)等。

     當然,嶺南文化的雅致也在“雅”部分有所體現。廣州西關一直是廣州極具代表性的地標性建築,這一場景在楊蔭芳的《廣州西關》一作中得到重現,畫作仿佛把觀眾帶往1935年的西關小巷,在河涌上泛著小舟尋找往事,欣賞和回味那些已經被歷史淡忘的西關風情。肖映川的《潮汕農家》(1989年)則描繪了潮汕地區古典屋宅的場景:大門微啟,天井的大瓦缸養著荷花,屋檐下晾著暖色的衣服,整幅畫面用色單純,不同明度的藍色構成了畫面的主色調,傳達出異常寧靜的感覺,引起觀者的懷古之思。

     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説,這些帶有時代痕跡和觀眾體溫的作品不但是象徵性的圖像符號,也成為歲月不可磨滅的記憶。

熱詞:

  • 廣東美術館
  • 十五週年大展
  • 館藏精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