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截止12月19日,整個大中國地區的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255.9億元人民幣,成交額同比下降約50%。
記者從第四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暨芷蘭雅集2012年度峰會上獲悉,今年秋拍的行情比春拍的281億還要冷,“調整”、“問底”、“下滑”成為峰會熱詞。
在這近256億背後,一共有272家拍賣公司舉辦了秋季拍賣會,其中上拍總拍品數量28萬件,成交量11.6萬件,成交比例為42%。數據顯示,秋季拍品數量要比春季多,但最後的成交額和成交比例沒有春拍水平高。
在全球經濟危機尚未緩解的大背景下,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經歷2009年、2010年快速發展後,從2011年秋拍開始,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行情出現波動,已是不爭的事實。往年堪稱拍場焦點的億元拍品數量在2010年秋季最高峰時曾達到16件,2011年春季也有15件。而今年秋拍單品過億都顯得特別困難。
今年書畫仍然佔據半壁江山,佔總成交額50%。此外,瓷器佔22%,油畫佔9%。今年的書畫總成交額截止到19日是131億,比起去年秋季最火爆的時期257億,減少了約一半。
瓷器雜項總成交額57億,比起去年瓷器雜項最高時期的116億,也將近減半。
油畫及當代藝術,歷史上最高峰出現在2007年的秋季38億元總量。今秋23.66億,比2007年減少約三分之一,算減幅較小的門類。
另外,就地區比較來説,京津地區以書畫為重頭支撐主要市場,佔大中國地區的比例為46%;長三角地區佔18%,港澳臺地區佔將近20%。京津仍是藝術品拍賣主陣地。
與會業界人士也認為,對於目前市場行情遇冷,投資資本退場是一個很大原因,其次是頂級拍品在去年、前年剛剛出現短時間不會出手。其實市場繁榮跟是否適合投資不是一個完全成正比的概念,就是最繁榮的時期對於投資資金來説未必適合進入,在低谷的時候未必不是投資的好時期。但市場何時才能“見底”,有業內人士認為起碼未來兩三年仍是調整期,具體何時則仍需看市場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