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透過一件展品拍攝的觀眾在法國巴黎大皇宮參觀第39屆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
18日下午,巴黎大展覽館(又名巴黎大皇宮)門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館外帶有“FIAC”字樣的黑白旗幟隨風飄揚。第39屆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正式向公眾開放。
儘管35歐元(約合286元人民幣)的參觀門票價格不菲,但售票處前還是排滿了等待買票入場的觀眾。參觀者懷著極高的熱情趕赴這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有些年長觀眾著正裝出席,筆挺的西服與捲曲的銀發相得益彰,莊重而優雅;有些年輕女士則打扮得非常前衛,似乎只有色彩絢麗、圖案誇張的服裝,才能彰顯自己對當代藝術的喜愛。
觀眾在法國巴黎大皇宮參觀第39屆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
步入展廳,眾多門類的現當代藝術匯聚一堂,既包括雕塑、繪畫、攝影等傳統門類,也涵蓋裝置、錄像、行為、網絡等新興藝術。各種獨具匠心,造型各異的展品競相奪人眼球,無奇不有的創作材料讓人感嘆藝術家的奇思妙想。在大展覽館40多米高的玻璃穹頂下,各种先鋒前衛的設計與創造被集中地展示在人們面前。
策展人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經理珍妮弗 弗萊説,本屆博覽會努力展示現當代藝術發展的全貌,在現代藝術、當代藝術和先鋒趨勢三者之間維持一種平衡。她認為,嚴格篩選參展商方能保證博覽會的品質。今年,來自20多個國家的182家畫廊獲准參展,其中阿聯酋的畫廊是首次亮相。
觀眾在法國巴黎大皇宮參觀第39屆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
經營現代藝術品16年之久的香格納畫廊是參加博覽會的唯一一家中國畫廊。據負責人陳艷介紹,香格納帶來多位中國藝術家的10余件作品,包括梁紹基以蠶絲為質地的裝置藝術作品《平面隧道》,鄔一名的水墨畫作品《宋瓷研究》,陳曉雲的攝影作品《革命浪漫主義》等,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是以現代手法展示中國傳統的文化與理念。她認為中國藝術家的作品雖然在歐美市場還屬於小眾,但已越來越受到關注和歡迎。
娜塔莉 賽露西在巴黎經營畫廊將近20年,對現代藝術中的超現實主義頗有研究,收藏豐富。然而,賽露西最感興趣的還是中國的語言文字與文化藝術。她説,她學習中文是為了更好地體會隱藏在中國藝術品背後的深刻含義。賽露西認為,很多西方藝術品或許可以帶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是中國藝術的魅力在於含蓄之美,在於取之不盡的內涵。
當代藝術展覽活動並沒有局限于大展覽館。主辦方延續傳統,繼續推行名為“展墻之外”的展覽項目,在杜勒裏花園、巴黎植物園以及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地進行戶外藝術展。18日至21日博覽會期間,一系列的電影展演以及藝術主題座談會也將在巴黎多個博物館舉行。
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誕生於1974年,原名巴黎當代藝術國際沙龍,每年10月在巴黎舉行。這一博覽會已經成為畫廊、收藏家、現代藝術及設計研究者和廣大藝術愛好者的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