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資訊 >

比利時學院派傳統及其延續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8日 15:0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美術史上的學院派最早在16世紀的意大利確立,隨後風行歐洲。通過學院嚴格訓練、師生相傳,這種模式結束了古老的、行會師徒傳藝、手工作坊式的教育,使整個美術教育向前提高了一大步。在發展過程中,層層因襲又具有一種保守性質的繪畫。18-19世紀的的美術學院則強調要繼承文藝復興時的古典藝術,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內容的典雅。

       在説比利時學院派的産生及發展繁榮,無疑得從佛蘭德斯的繪畫傳統展開,比利時在文藝復興時期原是尼德蘭的一部分,民族獨立戰爭之後尼德蘭分為荷蘭和佛蘭德斯兩部分,比利時是佛蘭德斯的繼續。佛蘭德斯繪畫的開端在手抄本細密畫傳統,此後又從意大利繪畫中取得畫面形象結構的發展,後來意大利樣式主義也影響到了布魯塞爾、安特衛普和梅赫倫等政治經濟穩固的地區。而描繪農民的生活面貌,又擴大了風俗畫的表現範圍。

       一、

       17世紀的佛蘭德斯不同於獨立後的荷蘭,它仍處於西班牙封建專制與天主教會的控制之下,其美術一方面受到文藝復興的影響,世俗性日益明顯;另一方面為適應宮廷貴族與教會的審美要求,又發展了一種具有貴族氣息的、富麗堂皇的裝飾風格,成為歐洲巴洛克美術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繪畫既帶有民主性傾向,又保留著明顯的貴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麗堂皇的裝飾風格。對歐洲美術的發展亦有很大影響。

       1608年,保羅.魯本斯從意大利學成歸來,將米開朗基羅、丁托列托 、卡拉瓦喬等人的畫風與佛蘭德斯民族美術傳統相融合,形成具有浪漫主義傾向的獨特風格。在他所涉獵的宗教歷史畫 、肖像畫、風景畫和風俗畫中,均以其奔放的筆法、飽滿的色彩和雄壯的造型以及強烈的運動感,為佛蘭德斯美術灌注了新的生命力。

       為教會與宮廷貴族服務並被利用的巴洛克藝術特點,在魯本斯的美術作品中燦爛奪目:1、豪華的藝術特色: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樂主義色彩。2、激情的藝術特色:打破理性的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象力。3、強調運動:運動與變化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4、關注空間感和立體感。5、綜合性: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6、濃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題材在巴洛克藝術中佔主導地位,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

       在他的追隨者中,凡戴克以肖像畫創作為主,後來服務於英國宮廷,對英國繪畫的發展産生了重要影響;F斯尼德斯則以創作氣勢宏偉、富有節奏感的動物畫著稱。

       這些畫家的作品又具有民族氣節,由於民族獨立鬥爭的失敗,更加激起了人民的民族意識和對自由的渴望,反映在繪畫發展上的民主傾向和宗教題材的世俗化,這是佛蘭德斯畫派所具有的鮮明的民族風格。這對歐洲美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魯本斯和他的優秀學生們,共同建構了事實上的佛蘭德斯美術學派。

       二、

       18與19世紀之交,法國大革命帶來的社會變革,使歐洲的社會生活和藝術領域都出現了巨大變化。這個時期的藝術思潮和創作實踐分成各個不同的流派。這些流派之間的實際情況錯綜複雜,有時他們之間的分野並不明顯。比利時與法國接壤,一度淪為法國統治,所以受法國近代美術影響較大。

       19世紀初新古典主義的勢力很強,大衛被流放布魯塞爾9年,主要投入繪畫教學,直至77歲時逝世。以大衛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成了比利時繪畫的典範。稍後又繼承了安格爾和德拉羅什的正統。其代表畫家是納維茲(1787—1869年),他曾長期執掌布魯塞爾美術學院,比利時的學院派傳統由此發揚光大,學院派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作為主導力量。

       1830年比利時立國革命時期,浪漫主義迅速崛起,取代古典主義而居主導地位,折衷的浪漫主義開始形成比利時民族畫派。先驅者是瓦別爾斯等,他們明確提出要復興魯本斯所開創的佛蘭德斯民族藝術傳統,要求歌頌16世紀尼德蘭革命時代的民族英雄,以激發人民的愛國熱情。

       19世紀中期,隨著國家工業化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美術進入現實主義時代。這時庫爾貝的《石工》在布魯塞爾展出,震動了比利時畫壇,庫爾貝成為當時美術界的偶像。比利時現實主義傑出藝術家有C邁尼埃及V盧梭,查爾斯格魯等,創建了美術自由協會。

       他們在繪畫作品中體現民族的趣味和習慣,以鮮明的個性塑造了勞動和生活形象,力圖通過描繪現實生活來尋找自己的藝術道路,併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熱詞:

  • 比利時
  • 藝術家
  • 藝術品
  •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