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渤海靺鞨繡,26日在第六屆黑龍江國際文化藝術産業博覽會上展出。除了向參觀者介紹渤海靺鞨繡作品之外,繡娘們還身著民族服裝現場展示刺繡技藝。
第六屆黑龍江國際文化藝術産業博覽會26日在哈爾濱開展。在文博會現場,大紅色古代建築造型的渤海靺鞨繡展臺很搶眼,風景、動物、花卉裝飾畫及琉璃紗屏等刺繡作品一一展出,而用靺鞨繡創作的北國冰雪景觀當屬特色。除了展出靺鞨繡作品之外,繡娘們還現場繡紗屏和裝飾畫展示刺繡技藝。
繡娘范奇慧説,刺繡比較費時,要有耐心,一幅長1米寬0.7米的冰雪風光刺繡一個人要半年才能完成,而一幅看起來簡單的牡丹花圖樣作品也要花費3個月時間,“每個花瓣都要加很多種顏色,還需要變換針法,而動物和人物作品需要更生動,所以也更複雜。”
靺鞨刺繡工藝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它傳承中國唐代渤海國靺鞨族針法。靺鞨族婦女常在衣襟、帽子、褲腿等處用彩線繡制花紋和圖案,因為針腳較大形態類似雞爪,當時被稱作雞爪針,經渤海靺鞨繡第四代傳承人孫艷玲改良後現稱三角針法。
繡娘蔣麗娜説,平時創作以風景、動物、花卉、冰雪等內容為主,作品風格粗獷、豪放、大氣,遠觀與油畫風格相近,很多人買來做家居或酒店裝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