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盜墓的比考古的還專業
以收藏而聞名的馬未都首次來無錫做演講,顯得有些“不務正業”,因為他避開了老本行反而侃起了“盛世”。這位藝術品收藏界的名人總結説,中國歷史上的幾個盛世,普通中國人的生活都是越來越趨向“奢華”,尤其是“重死不重生”的觀念影響,使得盜墓猖獗且文物眾多,這就給了後世收藏一個“機會”。
中國的盜墓行為就十分盛行,而且還表現的相當專業。在説到河南馬王堆漢墓時,這位電視名人和收藏名嘴就開起了盜墓者的玩笑。
他説,當初針對馬王堆漢墓,考古專家們言之鑿鑿地説“此處無墓葬”,但是有兩個盜墓者卻確認有“大寶藏”。於是,兩個人決定晝伏夜出,偷偷地發掘。有一天早上,兩名晨練的老太偶爾路過看到墓地上新土鬆動,遂報了警,於是便給逮了起來。盜賊們倒也配合,很快就交代了情況,此後考古專家們開始參與挖掘。“先前是盜墓,現在是考古,倆盜賊還做了嚮導一起參與考古,有盜墓賊打好的基礎,考古專家們一錘子就進去了!”這番調侃讓聽眾們是一陣大笑。
談收藏:
想把珍藏捐給社會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很多觀眾是衝著跟馬未都學兩招的想法來的。看到他這番“不務正業”的神侃,一些聽眾還是忍不住在提問環節“提要求”,試圖請求這位名家“面授機宜”,現場給掌眼看看東西。不過,這一要求讓馬未都給當場“否決”。“大家都知道,我一直是不做現場鑒定,更是不會在現場説價格的,有誤導公眾之嫌,我不做黑嘴的!”
當然,馬未都也沒讓大家失望,在最後還是透露了一點點收藏的“知識”。他以“文革”為例説,那個時代産生了很多獨具特色的東西,也許現在人都熟悉那段歷史,覺得沒有什麼。但是,等到一千年以後,那個時代的人説起這段歷史,知道1966年到1976年發生的事情,那就是“專家”了。“要收藏,就要了解當年的歷史,懂有跨度的歷史,才能做好收藏!”
以收藏而知名的馬未都,説起歷史自然是頭頭是道,對歷史文化的“珍愛”也是讓人動容。他説,將來中國人重新引領世界的時候,依賴的依然是我們的文化,文化的東西才是永存的,那些附著文化的器物和無形財富才是最寶貴的。他還説,自己將來有意將自身多年的珍藏還給社會。“我不想等著臥床不起,打著吊針的時候,才説還有很多後事沒辦。,我要把這些文化的東西留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