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樂府舞臺 >

《媽媽咪呀!》中文版首演 臺詞冒流行語上海話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4日 17:08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文匯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媽媽咪呀!》中文版海報

 

《媽媽咪呀!》中文版昨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全球首演禮

國産音樂劇掀開“描紅”一頁

    2011年07月11日晚,由亞洲聯創出品的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全球首演禮。這一歐美音樂劇中文版的“試水”之作問世後,意味著中國音樂劇市場開始從引進西方原版音樂劇階段進入到經典音樂劇製作的“描紅”階段。在完成音樂劇的引進、“描紅”階段後,中國音樂劇離最終實現劇目原創和版權輸出跨近了一大步。

    儘管該劇已在上海大劇院演了3場,但《媽媽咪呀!》全球製作人朱迪克蕾默認為昨晚這一場,才是真正的首演:“這是國際上音樂劇製作的慣例,你不能指望一部製作複雜的音樂劇,一開演,各部門就能完成調試,這需要至少3場演出來完成磨合。事實上,今晚這一場演出,比前面3場都要精彩。”

中文版:戲保人

    音樂劇《媽媽咪呀!》從誕生伊始,就一直是娛樂界的寵兒。1999年,《媽媽咪呀!》在倫敦首演,因為參加的明星過多,而導致當地交通癱瘓;2年後,《媽媽咪呀!》進入紐約百老匯,又吸引大批明星前去捧場。這部在全球創造了20億美元票房的經典音樂劇,已經擁有了13個不同語言的版本。

    《媽媽咪呀!》以其源自ABBA樂隊的美妙音樂,和與原創音樂水乳交融的人性化獨創故事,引發了全球300多座城市4500萬觀眾的共鳴。亞洲聯創公司董事長滕俊傑告訴記者:“當年,原版《媽媽咪呀!》在中國巡演時,觀眾非常接受,很多觀眾都從中看到自己,體會到親情、友情和愛情。因此,亞洲聯創成立後,我們將此劇作為公司引進排演的第一部音樂劇。”

    一部經典音樂劇的本土化,最難跨過的就是歌詞這道坎。原版《媽媽咪呀!》中22首ABBA金曲,能否在中文的浸潤下再度魅力四射?在中文版演出現場,觀眾發現,ABBA樂隊原曲中富有節奏感的 “money,money,money”、“Dancing Queen”等,都保留了英文原詞,而被譯成中文的詞句,也較好地與ABBA音樂裏流動的歡樂和自由相融合。臺詞上,則結合了中國當下的時尚流行語和上海方言,使語言更好地實現本土化。如“傷不起”、“你懂的”等流行語,一下拉近了音樂劇與年輕人的距離;飾演譚雅的沈小岑經常冒出“儂搞啥腳勁”、“真倒楣”等一兩句地道的上海話,調節劇場氣氛。

    説到底,音樂劇《媽媽咪呀!》是一部“戲保人”的經典作品,尤其是ABBA樂隊的音樂,穿透時空,直指人心。當劇中的母親唐娜深情歌唱,為女兒蘇菲穿上婚紗、梳理秀髮時,台下很多觀眾不禁淚濕眼眶。當唐娜對舊情人山姆深情悲訴時,觀眾又被音樂中流淌出的濃烈情感所打動。演出結束後,演員還返場表演,媽媽們穿上復古服裝,變身“舞蹈皇后”,大跳熱舞;3個爸爸也身著喇叭褲、高跟鞋,與群舞演員一起載歌載舞,受到劇場氣氛感染的觀眾紛紛起身,和著節奏強勁的音樂,拍手、尖叫……

如何才能“人保戲”

    中國音樂劇演員能勝任《媽媽咪呀!》的演出嗎?《媽媽咪呀!》中文版問世前,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中文版的34位演員,昨晚以可圈可點的表演,給出了一份讓大多數觀眾滿意的答卷。

    當初,劇組在北京、上海、廣州招聘演員時,一度遭遇招不到合適演員的尷尬。就在招聘結束前兩天,劇中蘇菲一角依舊空缺。就在這時,張芳瑜從台灣趕來,適時地出現在招聘現場,才讓導演保羅眼睛一亮:“這就是蘇菲,這就是蘇菲!”演員進入封閉式訓練後,又有三四位演員或舞蹈時跟不上節奏或者唱歌缺少激情或者不入戲而相繼被“勸退”。結果,有的“超級替補”一人要學7種舞步,以便準備隨時頂替他人上場。排練時,外方導演拒絕外人在場,50天后,中國演員脫胎換骨,成了勝任《媽媽咪呀!》的演員。作家陳村看了演出後説:“我聽到小孩子在哈哈笑,他們都能看下去,説明這戲不沉悶、還有趣。”作家六六誇讚道:“沈小岑在臺上很放鬆,如入無人之境。”不過,劇中蘇菲的男友斯凱,身形略顯不足,讓人稍感缺憾。記得原版《媽媽咪呀!》來滬演出時,斯凱一脫下衣服,秀出一身腱子肉時,底下女觀眾頓時尖叫成一片,這樣的場面,在中文版中當然沒有出現。

    據悉,《媽媽咪呀!》之後,明年,音樂劇《貓》的中文版也將問世。滕俊傑透露:“我們已與音樂劇《劇院魅影》、《悲慘世界》、《音樂之聲》等音樂劇的版權方談妥了初步引進協議,同時,本土原創音樂劇的創作也在同步進行中。”然而,演員依舊是制約音樂劇在中國發展的最大瓶頸。上海音樂學院金復載教授透露,這些年,國內由於缺少音樂劇製作機構,因此,大量藝術院校音樂劇專業的學生一畢業就遭流散。如今,中國開始大興音樂劇産業時,還能聚集起足夠多的優秀演員嗎?中國的音樂劇産業,能否迎來“人保戲”的那一天?

責任編輯:孫穎

熱詞:

  • 《媽媽咪呀!》中文版
  • 音樂劇
  • 藝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