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拍賣是奴隸市場、交易所、劇院及妓院的詭異組合。在這種結合投機買賣、猜疑算計以及奪寶遊戲的稀有娛樂中,一個孤立的社會階級上演著高度結構化的儀式,消費行為及上流社會的規範在眾目睽睽下被大肆操弄。
“拍賣是劇場和賭場參半的行業。”一位蘇富比的老闆曾如是説。
《身價四億的鯊魚》(以下簡稱《鯊魚》)有一個副標題:當代藝術打造的財富傳奇。四億是台幣,折合人民幣不到一億。此書英文原名為:THE$12MILLIONSTUFFEDSHARK: THECURIOUSECONOMICSOFCONTEMPORARYART。直譯似乎是:一千兩百萬美元的剝制鯊魚:當代藝術的怪誕經濟學。Curious一詞在這裡含有稀奇、荒謬、難以理解的意思。
身價四億的鯊魚 |
1991年,年僅二十六歲的英國藝術家達明 赫斯特(DamienHirst)接受廣告大佬、收藏家沙奇(CharlesSaatchi)兩萬五千英鎊資助,負責製作一件鯊魚作品。赫斯特大學期間曾經在太平間打工,可謂“老於此道”,他隨即打電話給澳洲海岸郵局,委託徵購鯊魚。赫斯特花費四千英鎊買到一條十五英尺長的虎鯊,用冰塊包裝運到倫敦又費兩千英鎊,並指導技師將鯊魚用福爾馬林浸泡在一個巨型的玻璃水族箱中,這樣就成了一件“雕塑品”。作品的名字創意十足《生者心目中無謂之死亡恐懼》。鬼才沙奇總共用五萬英鎊買下這件“雕塑”,在當時成為笑柄,報章嘲笑他“五萬英鎊買條魚,恕不奉送薯條”。結果,十四年以後的2005年,經過名牌畫商(高古軒)和品牌拍賣公司(蘇富比)的兜售,鯊魚以驚人的一千兩百萬美元賣出。媒體不但再次大跌眼鏡,梵高老師要是在世,估計要吐十次血呢。
這就是本書的開場。作者唐 湯普森(DonThompson)是一位經濟學家、商學教授,任教于倫敦經濟學院、哈佛商學院與多倫多約克大學書利克學院(SchulichSchool,YorkUniversity)。2005年,他因受暢銷書《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的啟發,萌生撰寫《鯊魚》的念頭,試圖用經濟學的原理來解釋當代藝術品動輒天價的背後原因。
説來慚愧,我曾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在英國佳士得(Christie"s,又譯克裏斯蒂)拍賣公司工作五年,期間也學到不少東西,後來又在相關圈子混跡。但一直待得拜讀此書後,拍賣圈的許多疑竇,當代藝術的價格操縱方式,乃至種種運作花招和潛規則,方始感覺豁然開朗。
為了撰寫本書,作者花費兩三年的時間遍訪圈內高人,得到許多畫商、拍賣公司專員、其他藝術界人士以及各領域前高層主管的熱心協助和鼓勵,獲取非常直接的內幕消息,許多八卦真是爆料。當然他也有碰壁的時候,少數畫商拒絕回應他的問題。同時,他仔細蒐羅二手材料,尤其在數據統計和分析方面充分顯示出一個經濟學家的擅長。
作者自稱本書“旨在成為一場當代藝術市場的深度遊記,而非學術參考書”。故而寫得淺顯易懂,趣味盎然,一點不泛書酸、掉書袋。這也是我花兩個晚上,幾乎一口氣讀完的原因。全書分二十三個章節,從鯊魚這件天價藝術品的拍賣,引出當代藝術市場這一生態圈,或者説是“食物鏈”的方方面面。
“在當代藝術界,如果你不是知名品牌,就什麼都不是。”作者首先探討了當代藝術的品牌效應及收藏家們對藏品安全感的強調,這就是眾多收藏家光顧名牌畫商,到名牌拍賣公司競投,參觀名牌博覽會,追逐名牌藝術家的根本原因。“品牌塑造是企業、顧客以及媒體,經過長時間共同創造出來的整體經驗值,而巧妙的市場行銷和公關都是強化此一經驗值的手段。”“品牌權威常能取代(或加持)客戶自己的美學判斷。”“有錢人真正想要的,是經濟學者所謂的"地位財"(positionalgoods)可以向全世界證明他們真正富有的東西。”
當然,拍賣會作為市場的核心主軸,書裏的著墨尤多。作者以夾敘夾議的筆調講述了名牌拍賣會夜場的光鮮表象及其幕後殘酷競爭的實質,拍賣公司之間蘇富比和佳士得為了重要拍品如羅思科(MarkRothko)作品拍賣權的爭奪,雙方行使的保證金價格戰,以及全方位的行銷策略等等。藝術記者凱莉説:“大型拍賣公司的手段包括喝酒、吃飯、博感情、電話拜訪、估價、貸款、價格擔保、印製單件作品目錄、雇用委託人的子女等等。”具體地看還遠遠不止這些。
為了爭取重要拍品上拍,拍賣行競相給出優厚的價格擔保,甚至倒貼佣金也願意。2004年,有一個惠特尼收藏品拍賣,裏面有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兩大公司為此大打價格戰,開始是佳士得爽快答應減免委託佣金,而蘇富比不但砍了自己的佣金,還答應奉送極高比例的買家佣金,並承諾在全球幾個大報上刊登四頁全彩廣告。到最後,這套收藏在蘇富比拍出兩億美元,光《拿煙斗的男孩》就在當時創下一億零四百萬美元的拍賣紀錄。一場拍賣下來,蘇富比的利潤恐怕有限(搞不好還賠錢),但得到極大的宣傳和聲譽,而且帶動同場拍賣的其他藝術品價格上揚,大家都來搭順風車,一流買家雲集,所以總體的利潤還是非常豐厚的。而1997年,為爭取著名的甘茲(VictorGanz)夫婦收藏品,面對凡事干預的委託家屬,佳士得真是達到卑躬屈膝的地步,幾乎什麼條件都答應,甚至答應買下甘茲在紐約的公寓(後來以低價轉賣出去,賠了不少錢)。要不是最後這批收藏品成功拍賣,佳士得為此砸下去的幾千萬美元就打水漂了。在這裡我們不能不佩服時任佳士得全球總裁戴維治(ChristopherDavidge)的非凡魄力,就是他的前瞻眼光和雄才大略,使佳士得早在1994年就進入大陸,搶灘上海。
“我們是在做生意,不是在談藝術史。”某拍賣主管一語道破藝術拍賣的真諦。當一個重要的收藏家過世時,拍賣公司以及畫商都會派代表提供慰問以及遺産管理協助。一位前拍賣專員説,他曾在晚上接到一通有關某人死亡的電話,當晚立刻坐長途飛機去拜訪死者的繼承人。中午到達的時候,發現另一家拍賣公司的代表已經坐在接待室中了。午飯過後,又有三位畫商隨後趕到……據説一位紐約的拍賣專員曾公開對公眾宣稱,他是蘇富比子公司“謀殺事務所”的合夥人,而這家公司只有拍賣淡季才會營業。台下的人聽了都目瞪口呆。
為了利益的瘋狂競爭,拍賣公司常常擦槍走火,醜聞不斷。先是1996年前後,蘇富比被英國記者彼特 沃森一路跟蹤,爆出他們參與意大利、埃及等國文物走私的驚天內幕。《拍賣蘇富比》一書全球暢銷。接著,2000年美國和歐盟控告佳士得與蘇富比聯手壟斷委託佣金。官司最後,兩家公司同意,向所有曾在價格壟斷期間委託買賣的客戶支付賠償金,總額高達五億一千兩百萬美元。據説這兩家拍賣巨頭坐進一輛小客車裏,花費十幾分鐘就達成佣金壟斷秘密協議,還有一種説法是雙方的老闆前後在倫敦和紐約碰面十幾次。反正,蘇富比董事長陶布曼因主謀價格壟斷判刑一年,總裁戴安娜 布魯克斯(DianaBrooks)被判居家監禁六個月。蘇富比額外多繳一億四千萬美元罰款。佳士得因為提供價格壟斷的書面證據而逃過刑事處分。總裁戴維治拒絕到美國受審,未遭起訴。“得瑟大了掉毛”,兩家公司當時的窘境正好印證了中國這句土話。
實在説來,這本書無意褒貶當代藝術市場的種種現象,作者試圖以客觀的、第三者的角度冷靜觀察並描述市場內外的點線面,乃至邊邊角角也被照顧到。但作者不愧為一個訓練有素的經濟學家,善於用數據説話,因此也讓人看到了一些平時媒體上難得見到的負面信息。比如,他在談到當代藝術品拍賣時,一針見血地提醒大家不要忘記英文“當代”(Contemporary)一詞的詞根組合裏有“暫時”(temporary)的意思。如果翻開十年前的《費列茲》(Frieze)藝術雜誌,你會發現裏面所列的大型畫廊,有一半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再看看佳士得或蘇富比十年前的夜拍目錄,有一半的藝術家已不曾在夜拍上聽過了。更悲慘的現實是,1980年代有幾千位藝術家曾在紐約和倫敦舉辦過像樣的個展,但是到了2007年,只有不到二十人的作品出現在佳士得或蘇富比的夜拍上。八成直接向藝術家購買的藝術品,以及五成從拍賣會上拍出的藝術品,都不可能以原價拿回來賣。讀到這裡,大概會讓國內廣大想藉此發財的藝術品菜鳥投資者,倒吸一口涼氣。
還有,千萬別以為當上藝術家就能衣食無憂。在談到歐美畫家的實際生存狀況時,他同樣毫不隱諱地指出,倫敦大約有四萬多名藝術家,紐約也差不多。在這八萬名藝術家當中,只有七十五位是超級巨星級藝術家,年收入在百萬美元以上。在他們底下有三百位成熟、成功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在大型畫廊展出,光靠藝術即可賺進六位數收入。再下一級是有某種程度代理的藝術家,多數與主流畫廊合作,約五千人,主要收入來源是教學、寫作或是另一半的支援。而據估計,任何一個時間在倫敦街道上尋找畫廊代理的藝術家約有一萬五千人,紐約的人數也差不多。不過,由於媒體經常報道當代藝術交易創下天價紀錄,許多年輕藝術家受到吸引而渴望加入這個行業,致使每年的藝術家人數不斷增加,而許多已經在找畫廊代理的人也要撐過一段時間才會放棄。篩選淘汰的比例之高異常無情,只有極少數藝術家得到幸運眷顧,而兩地淘汰下來的各四萬五千名(考慮增加因素)藝術家,他們將試圖靠一己之力或透過藝術家合作社或市郊畫廊來售賣作品,或者乾脆直接放棄。許多人會在三十歲之前離開藝術這個行業,空出來的位置將由藝術科系的大批應屆畢業生填補。倫敦、紐約兩地的情況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是情何以堪了。不過,中國大陸似乎因為是一個新興市場,呈現一枝獨秀的景況。據説許多藝術院校的學生尚未畢業就被畫廊老闆搶先“包”掉了。所以,也難怪國外畫商頻頻來大陸忽悠,大肆介紹海外藝術家的作品進來,試圖分一杯羹。
最後,作者還專門討論了時下在我們國內熱情高漲的藝術品投資基金問題。他不但揶揄“梅摩指數”(Mei/MosesIndex)的以偏概全,統計採樣弊端種種,更通過對巴黎“熊皮”基金、英國鐵路工人養老基金會的藝術投資組合案例,指出藝術品投資基金並非包賺不賠的買賣,如果考慮它的獲利年化複合報酬率等因素,即使最成功的投資,如畢加索《拿煙斗的小男孩》、甘茲夫婦收藏品專場拍賣,其投資回報比證券投資的回報並不好多少。有些藝術基金,如巴黎國民銀行1991年前後的兩千兩百萬美元藝術品投資,紐約大通銀行的三億美元藝術基金,摩根建富(MorganGrenfell)兩千五百萬美元的藝術基金,以及日本幺滿房貸公司五億美元的西方繪畫投資,都以慘敗而告終,甚至血本無歸。聯想到目下國內津文交的藝術品鬧劇,還有紛紛冒出水面的藝術投資機構在拍賣會上的豪舉,真要為他們的未來捏一把冷汗。
不過,對於如何買畫。作者在書裏還是給初入門者提供了一些切實的“秘訣”。如在你第一次出手之前,得先看過一千件作品再説,從第二件開始,每買一件還得再看五百件等等。原來以為,只有中國人買畫講究口彩甚至迷信,譬如買上山虎不買下山虎,買梅花不買倒梅(“倒楣”諧音)等等。其實,老外買畫同樣有許多道道,規矩甚至比我們還要多。比如:迷人女子或兒童的肖像要比老婦或醜男值錢;明亮的色彩優於黯淡的色彩;橫幅優於直幅;裸體優於衣冠楚楚;裸女優於裸男;肖像畫優於風景畫;寧靜無波的水會加分(如莫奈的《睡蓮》),波濤洶湧的水會扣分,沉船的行情甚至更糟。佳士得當代藝術部門的專家郭維認為,最好到最難賣的油畫顏色依次為紅、白、藍、黃、綠、黑。只是對沃霍來説,綠色的排名會在前面,因為那是鈔票的顏色。紐約獨立畫商大衛 納許還提供另一條更明確的原則:母牛的畫絕不會賣出高價。一點可能都沒有。
書裏的一些專業術語,“水晶燈先生”、“未幹藝術品”、“原賦效應”等等,也很能滿足人們的求知好奇。更讓人興味盎然的是,每個章節前摘引的一兩段語錄,經常是幽默精闢。例如:“拍賣是奴隸市場、交易所、劇院及妓院的詭異組合。在這種結合投機買賣、猜疑算計以及奪寶遊戲的稀有娛樂中,一個孤立的社會階級上演著高度結構化的儀式,消費行為及上流社會的規範在眾目睽睽下被大肆操弄。”(140頁)“藝術品價格是由真實或營造出來的稀有性以及純粹而無理性的慾望所決定的,而沒有任何事情比慾望更容易操控……所謂的公平價格就是一位藏家在受到引誘之下肯出的最高價錢。”(220頁)我最喜歡勞勃 休斯的一句話:“藝評人就好比妓院裏的鋼琴師一樣你沒法控制樓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對於貪慾橫流的藝術市場,説得真是對極。
就在撰寫此文前不久,筆者來往香港、北京兩地,參觀聲勢浩大的香港藝博會,看佳士得預展和蘇富比的梅雲堂藏張大千專場,以及北京保利、匡時的拍賣活動。一路感受到熱情高漲的藝術品行情,高燒不退。西方資本大舉進入亞洲市場,與國內“土鱉”、“大款”們(這可是行家對他們又愛又恨的昵稱,毫無貶低之意。)共襄“盛舉”,龍蛇共舞。香港的博覽會有聲有色,高古軒、白立方等名牌畫廊悉數進場,並帶來諸如赫斯特、翠西 艾敏等大牌畫家的作品。而拍賣會上,張大千、吳冠中專場的破億行情更是像打了雞血一樣令人亢奮。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誰知道呢?在回滬的航機雜誌上讀到,去年中國已經超過美國,儼然成為世界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大國,總成交五百七十三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全球交易總額的三分之一……
西方著名藝術記者蘇仁 梅利奇安(SourenMelikian)指出:我們的時代面臨一個極大的矛盾:藝術品市場正在飛快成長,視覺文化卻在萎縮。抽象觀念淩駕於可見的實體之上。藝術家的名字愈顯重要,而它們所連帶的藝術品則恰恰相反。前幾天,陪同七十八歲的佳士得原中國書畫部主管、資深鑒賞家黃君實去拜訪八十五歲的書壇耆宿章汝奭,兩位老輩鑒家相互感嘆,收藏鑒賞的最好時代已經過去。藝術品市場銅臭熏天,許多投資客買下書畫作品,包裝都沒有打開,根本不看一眼,就被送往下一場拍賣高價沽出,為此還頗洋洋自得。
“都是關於錢,他們不愛藝術。”記得電影《搖擺畫廊》(BoogieWoogie)裏那個擁有蒙德里安作品的年邁老頭,面對接踵而至的畫廊老闆,發出如此哀嘆,最後與畫一起葬身火海。在這部去年上映的片子裏,不但可以讓人看到赫斯特的作品,而且故事情節多有影射,超級畫廊高古軒、白立方,沙奇,甚至還有女藝術家翠西 艾敏等人的影子,虛偽狡詐,瘋狂貪婪,人欲橫流。也許當代藝術的一切,就像影片裏面野心藏家鮑勃送給美少女佩吉的那個“畸胎瘤”雕塑,一樣的怪誕不經,寓意複雜。據鮑勃説,那個原本在佩吉體內的怪物,同樣也是請達明 赫斯特親手複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