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民間美術 >

民間藝術:中國的年畫故事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1日 14:0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轉載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年畫

  年畫,就是與年俗有關的版畫,也是過年期間特有的民間藝術。年畫是中國民俗的形象反映,是節日文化風俗的典型體現。
  民間年畫因風俗節日而興起,它寄託了人們對風調雨順、農事豐收、家宅安泰、人馬平安和祈福迎新、驅災避邪的願望。
  過年的民俗
  農曆過年的風俗,我國很早就有文字記載。“年”字,遠在公元前十六至十一世紀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字形為很像一個人在收割或頂谷禾回去,所以《説文解字》稱“年”字是“谷熟也,從禾”。商以後到了周,開始用“年”這個字來紀年。 當田裏的五穀收割完畢,則是一年過去開始新的一年了。因此稱春節叫“過年”。在中國古代年俗中,將一些祝賀過年的東西都冠以“年”字,如見面互相慶賀的話叫“年話”,門上和墻上貼的畫叫“年畫”,吃的糕叫“年糕”,走親訪友的禮儀叫“拜年”等等。
  由國家正式確定過年的具體時間,是在西漢太初元年。漢武帝劉徹詔令太史丞鄧平創制“太初歷”,確定正月為歲首,初一稱“元旦”,後又稱元旦前夜為“除夕”。從此,除夕、元旦過年的風俗活動越來越多。

年畫

  

年畫民俗的演變
  年畫的起源和春聯一樣,都和古代的桃符有關。
  如東漢蔡邕《獨斷》裏所載:漢代“常以歲竟十二月,從百隸及童兒而時儺,以索宮中驅疫鬼也。桃弧、棘矢(弓箭),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穀播灑之,以除疾殃。已而立桃人、葦索、儋牙虎、神荼、鬱壘以執之。”
  蔡邕所説的“神荼”、“鬱壘”在應劭的《風俗通義》“祀典”中引《黃帝書》:“上古之時,有荼與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佞為人禍害,荼與鬱壘縛以葦索,執以食虎。”因此漢代縣官多在臘日或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于門,皆追效于前事,冀以衛兇也。”可見,年畫的風俗源於抵禦邪祟的進入的願望。  在《漢書景十三王傳》中也有記載:“廣川惠王越,殿門有成慶畫,短衣大挎長劍。”顏師古注:“成慶,古勇士也”。
  到了南北朝時,乾脆就將神荼、鬱壘直接畫在桃板上。《荊楚歲時記》:“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也有人直接將神荼、鬱壘的名字寫在桃木上,省去了繪畫的麻煩。桃符發展到後來,漸漸分化成春聯及門畫,其中的門畫就是年畫的前身。
  古人為何家家貼門神?據説,古人以為黑夜有鬼魅出來,門上若畫或貼上一幅武將門神,就可在守護神的保護下安睡。到了晉代,有“元旦畫雞于門”的風俗,因雞一叫天就亮了,鬼魅則不見。此説見於王嘉《拾遺記》:“堯在位七十年,有氏支之國獻重明之鳥,一名雙睛,言雙睛在目,狀如雞、鳴似鳳,時解落毛羽,肉翮而飛。能搏逐猛獸虎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今人每歲元日,或刻木鑄金或圖畫為雞于牖上,此之遺像也。”  畫雞于門上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擴大了年畫中的門神題材,至今一些年畫産地的早期門畫中,尚有這一形式的畫樣傳世。
  宋代以後門神畫上的猛將秦瓊、尉遲恭之像,就是由此衍變而來。
  春節張貼年畫的風俗在各年畫産地不盡相同。在佛山,明以前,人們多用石刻虎、獅放于門前左右,以示驅邪示威。自年畫興起後,人們在臘月廿四以後,便開始張貼春聯、門畫,民間俗稱貼門神,以作驅邪納福。
  年畫內容與民俗密切相關  年畫往往通過反映民俗風情和各個地方的慶典活動來表現民俗。很多年畫作品在反映社會變革或人們衣食住行等活動中,有意無意地表現出了時代風尚、社會風俗,給研究者留下了大量可貴的形象資料。如一些年畫中的服裝裝束,是研究服裝變化的真實可靠的資料;年畫中的農耕,畫面中的農耕工具則是研究農業工具歷史演變的重要資料;年畫中反映結婚場面,畫古代婚禮都是堂上供一“天地龍車”或“和合二仙”之圖,案上放弓箭糧鬥、瓶爐花果等物,這與傳説中的桃花女破周公的故事相關。  晚清武強年畫印了一些反映維新變法運動時提供新學的年畫《萬童習武》、《兒童體操圖》等,景物一改過去家塾那種書房環境,表現了奮發自強的主題。從這些反映教育題材的年畫中,得見我國近百年來教育制度的衍變,也可以看到到受西俗影響的社會變革,如男女平等、風氣開放等等。
  在舊時,年畫不僅歲末臘月大量出現在鄉村市集城鎮街巷,就是在平時喜慶節日、婚喪風俗中,仍可見到各種不同題材形式的年畫,如嫁女娶親、生子彌月、入塾讀書、考試中舉、陞官授職、拜師收徒、酬師謝神、養蠶獲利、捕魚豐收、出獵平安、安家遷居、謝醫挂匾、祭天酬神等等民俗活動中,都有年畫藝術形式點綴其盛。所以,年畫藝術與民俗密切相關。古時沒有電影電視,也沒有報紙刊物,更沒有網絡等現代媒體,因此,年畫作為惟一的發行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傳播媒體,以其通俗性反映了幾乎所有民俗文化內容。
  年俗中的應景年畫
  《春牛圖》
  農村過去無歷書,年畫作坊入冬先印《春牛圖》,圖下畫一芒神,為一童子模樣者,手持一短鞭,象徵春臨,童子依一臥牛身旁,手托一“春”字。圖上印有一年二十四節氣月日表,及“流郎詩”、“地畝經”等,供農人耕作時按圖上節氣行事。從宋劉克莊詩“今年臺曆無人寄,且看樹翁壁上圖”句,則知《春牛圖》遠在宋代已流行民間。《春牛圖》又名《芒神春牛圖》,《清嘉錄》:蘇州新年“城中圓妙觀尤為遊人所爭集。賣畫張者聚市于三清殿,鄉下爭買《芒神春牛圖》。”
  《春牛圖》有很多種類,不同地方的年畫構圖不同,但主題一樣。

年畫


  戲出燈畫
  民間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燈節,城市街上懸燈結綵,慶賀佳節,農村則以秫秸扎一方形燈架,外糊木版印製的“燈方子”紙畫。這類燈畫四張為一幅,印有各種地方戲曲一齣,圖上還刻有謎語各一則,如“小人無用”(藥名一),謎底為“使君子”。
  還有“走馬燈”,是用年畫作坊刻印的刀馬人剪制而成,走馬燈做法是先用竹篾扎成方或圓形紙燈,將彩印刀馬人剪出,黏一紙輪之下四週,輪中有幹,能活動自轉。常見的畫面有“三戰呂布”、“割須棄袍”、“捉拿花蝴蝶”等小説中的武打場景。
  鎮宅鍾馗
  鍾馗是民間木版年畫中較早出現的一個題材。北宋時已有印賣鍾馗的文獻記載,不過那時是在除夕懸挂。葉夢得《石林燕語》:“神宗(趙頊)夢中忽得吳道子畫鍾馗像,因使鏤板賜二府,明年除日復賜。”反映出宋代鍾馗是和門神一樣,都是新年出現在墻壁或門上。  直到明朝時歲暮還是“門旁置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挂福神、鬼判、鍾馗等畫”(見劉若愚《酌中志》)。明代以後,除夕懸挂鍾馗的風俗漸漸移到五月端午,懸于堂中“挂鍾馗圖畫一月,以祛邪魅”(見《清嘉錄》)。
  民間年畫中的鍾馗,多無捉鬼情節,只畫鍾馗頭戴進士巾,身穿圓領官衣,蹬厚底靴,仗劍,手指一蝠,或題“引福入堂”,或題“恨福來遲”以及“福在眼前”、“福自天來”等字句,借“蝠”與“福”字之音相諧近,巧成一句吉利之語。

 (聲明:藝術臺轉載此文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不意味著藝術臺贊同其觀點。)

 

 

責任編輯:郭諭

熱詞:

  • 年畫
  • 藝術臺
  • 民間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