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王金平的“家庭紅色收藏館”。賈真真 攝
王金平的多層專用收藏屜。賈真真 攝
歷時20餘年,收藏毛主席像章20余萬枚,成立“家庭紅色收藏館”,吸引眾紅色收藏愛好者慕名來訪,多次與毛主席的家人相見並獲題字。6月22日,在鄭州郊區的一所普通小區裏,記者見到了事跡令人驚嘆的鄭州市民王金平,他在全國紅色收藏界已頗具名氣。
22日,記者來到王金平位於鄭州郊區的家中。剛入家門,客廳門框上方、櫃中、整面墻壁上風格和材質迥異的毛主席像章、相框、畫像、塑像、繡品等就已引起記者諸多驚嘆,而這些卻僅僅是王金平“紅色收藏”的冰山一角。
在與客廳相連的1百多平米的“家庭紅色收藏館”中,記者目睹了王金平紅色收藏的大致全貌。其中,不乏如1938年的國共合作時期毛主席像章、雕在米粒大小牛骨上的微型毛主席像章等珍貴精品。聊起藏品,王金平始終保持一種謙遜和珍惜的態度。
放眼望去,在收藏館數個10幾平方米的房間裏,展櫃林立,各種風格和材質的像章琳瑯滿目。據王金平介紹,這些收藏大部分為毛主席像章,材質有瓷、金、銀、銅、鐵、錫、木、有機玻璃、珠光等,達三十余種,也有一部分勳章、軍功章、獎章、毛主席塑像等,又分套章、對章、系列章等,分門別類在玻璃櫥和展架上進行展示。
在端詳和介紹藏品之時,王金平雙目炯然:“收藏毛主席像章于我是有一種情結吧,1968年,我13歲收藏了第一枚毛主席像章,1989年開始有意識地收集。迄今20多個年頭,收藏已達10幾萬個品種、20余萬枚。其中套章不重復的有2000多套,瓷章600多套,多為精品,關於套章我還曾專門出版了兩本書。”
“有一些精品得來非常不易,像這一套米粒大小的微型毛主席像章,是我連續5年數次拜訪與聯絡才從江蘇一位雕刻大師手中求得”,“可能是太執著了,他最終分文未收送給我了這套珍貴藏品。”
説話間,王金平拿出來一枚珍貴的微型毛主席像章向記者展示。從外形看,這枚像章有米粒大小,上面的毛主席頭像要貼很近才能看得出來輪廓,借助放大鏡才能細緻看出全貌。
“這一枚1938年國共合作時期的毛主席像章,是我近來才獲得,那個喜悅心情無法形容。”記者看到,在這枚像章以國共兩黨的旗幟作為毛主席頭像的背景,表現出明顯的時代特徵。
據王金平介紹,收藏館成立於1994年,為便於收藏和展示,他專門買下了鄰居的房子打通而建。當時中國收藏家協會副會長王文祥參觀後,題字命名“王金平像章館”。2006年,原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閻振堂再題名“家庭紅色收藏館”,並頒發證書。收藏館成立後吸引了不少紅色收藏愛好者慕名來訪,切磋與交流,其中不乏喜歡紅色收藏的年輕人。
而王金平的紅色收藏亦得到毛主席家人的注意,毛主席的女兒李訥和兒媳邵華分別為他題字“天道酬勤”、“努力學習毛澤東思想認真收藏毛主席像章”。
談到收藏中的艱辛,王金平淡然一笑,“為收藏,早些時候甚至到兜裏沒有一毛錢的地步,以前我酒量很好,還愛吸煙,現在全戒了。家人對我傾囊為收藏的態度,也從最初的有看法到贊同再到支持。”
關於記者提出,有人認為毛主席像章收藏升值空間有限,不如古玩和錢幣大的看法,王金平微微地笑了:“這是人們收藏意識的不同。收藏主席像章和老革命這一代的歷史文物,意義和收藏錢幣和古玩不一樣。”
“咱主要是為懷念,留一些資料給下一代,讓下一代知道中國的歷史是怎麼逐步走過來的。雖然這個收藏升值空間小,但因為收藏價值意識不一樣,走的路也不一樣。”
時值建黨九十週年,王金平表示,自己曾收到來自遵義、長沙等多地邀請參展,但因為事務繁多,只得一一推卻。七月份,王金平將攜精品收藏參加在河南博物院舉行、面向公眾開放的紅色展覽,讓鄭州市民再睹其紅色收藏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