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15:2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王習三內畫藝術作品
5月27日,中國鼻煙壺博物館在北京朝陽區高碑店民俗文化街開館,國際中國鼻煙壺學會俱樂部也同時揭牌,近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及收藏家齊聚於此,進行參觀和交流。中國鼻煙壺被譽為“集中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長期以來深受國外收藏家的喜愛,近些年,隨著國內收藏市場的火速升溫,鼻煙壺收藏市場也漸漸由國外向國內發展。
濃縮中國傳統工藝
中國鼻煙壺博物館由北京習三內畫藝術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這座佔地1000平方米的建築分為上下三層,一層、二層為展示區域。記者在一層展示大廳看到,各種瑪瑙、水晶、玉器製成的鼻煙壺琳瑯滿目,數千款産自明清時期的鼻煙壺工藝高超、精美絕倫;此外,還有百餘款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冀派內畫創始人王習三製作的鼻煙壺精品,其內壁反畫的山水、飛鳥、花草栩栩如生。步入二層,參觀者不僅可以通過館內的文字圖片介紹、實物、硅塑模型了解鼻煙壺的生産工藝,甚至還可以親自動手體驗製作。
據博物館館長王自勇介紹,鼻煙自明萬曆年間由歐洲傳入中國後,先在宮廷、王府中得到應用,到清代已在社會上廣泛流行,用來盛放鼻煙的鼻煙壺也成為人們顯示身份和饋贈親友的時髦物品。“鼻煙和鼻煙盒雖是舶來品,是我國古代藝術品中成長最晚的一門,但卻在中國被發揚光大,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壺’。”王自勇説。
鼻煙壺“身高”僅五六厘米,卻濃縮了中國大部分的傳統工藝。在材質上,鼻煙壺有料器、玉石、有機物、陶瓷、金屬、內畫六大類,在製作工藝上集書畫、雕刻、精鑄、鑲嵌、焊接、燒結、鍛造、點藍、琺瑯、黏合、模壓等各種技術于一體,各種因材而宜的造型同樣讓人目不暇接。自清乾隆嘉慶時期,內畫鼻煙壺出現,由於它結合了鼻煙壺獨特的造型藝術和中國書畫藝術,加之高難度的內畫技法,所以一齣現立即受到人們的青睞,發展至今形成了京、冀、魯、粵四大內畫流派。
“四大內畫流派均起源於北京,以我父親(王習三)為代表的冀派居首。目前,從事冀派內畫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及其相關産業的從業人員達4萬人,是四大內畫流派中從業人員最多的;而從業人員較少的流派甚至面臨著失傳的危機。這從側面反映了國人對於內畫藝術認識不足,國內鼻煙壺收藏市場規模較小、影響力較弱,還需要進一步宣傳和推廣;這也説明了我們建立這樣一個鼻煙壺博物館的必要性。”王自勇對記者説。
“博物館的開建旨在展示、收藏和研究中國鼻煙壺在各個時期,特別是近現代以來所創造的物質文化遺産,為收藏家、學者提供交流、學習的場所,併為弘揚民族文化、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搭建平臺。”王自勇告訴記者,位於高碑店的這座中國鼻煙壺博物館自2008年就開始籌備建館了,是習三內畫藝術有限公司興建的第三座展示中國鼻煙壺藝術的博物館,此前兩座分為位於河北的衡水和石家莊。
精品大多在國外
“有九成的精品鼻煙壺藏在外國人手中。”中國鼻煙壺博物館總經理、藝術總監董晶對記者説,“以前,鼻煙壺在國內被視為‘封建糟粕’,並以低廉的價格大量出口到國外,這使得大量明清精品官窯鼻煙壺都被外國收藏家納入囊中。現在,國內真正稱得上鼻煙壺收藏家的不過十幾人,甚至更少,許多號稱藏有幾百、幾千件鼻煙壺的人所收藏的,不過是些後人製作的倣品。”
董晶告訴記者,鼻煙壺收藏在國內是名副其實的小眾收藏,但這也意味著鼻煙壺收藏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前幾天,我和幾位收藏家還在一起討論,我們都認為鼻煙壺很有可能成為收藏市場下一隻‘藍籌股’。這不是沒有根據的,近幾年,隨著國內收藏市場大形勢的發展,鼻煙壺收藏市場也逐漸有了起色。從1994年北京翰海拍賣率先拍賣35件鼻煙壺開始,鼻煙壺在各大拍場上屢創佳績,價格漲了10多倍。而在國際鼻煙壺拍賣市場上,除了一些鼻煙壺的老收藏家外,也不斷出現中國內地的新藏家參與競拍,相信越來越多的精品將回流到中國藏家手中。”記者了解到,在今年3月22日舉辦的紐約亞洲周拍賣活動中,琳達 裏德爾 霍夫曼中國鼻煙壺藏品專場拍賣現場,亞洲買家的人數第一次超過了西方買家,洛杉磯收藏大腕Clare Chu形容,“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買家紛紛進入市場,並且充滿活力地參與競買”,“這在國際鼻煙壺領域是前所未見的景況”,“也為鼻煙壺市場創造出令人激動的繁榮景象。”
“不論是官窯,還是民窯,鼻煙壺收藏要選擇精品,普品的鼻煙壺只能保值。”董晶告訴記者。而衡量鼻煙壺精美與否主要看幾方面:材質上,瓷胎琺瑯彩目前價位較高;畫工、雕工講究精細,內畫鼻煙壺講求大師之作,以王習三為例,他的內畫鼻煙壺目前市場價位從幾十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器形要獨特,適合於手中把玩;此外還要注意完整性,不能有“衝”。在收藏鼻煙壺時還要特別注意鑒別贗品和倣品。各類鼻煙壺中,瓷器鼻煙壺最容易造假,雍正時期的青花釉裏紅官窯鼻煙壺胎細,道光時期的鼻煙壺以民俗、人物題材為內容的較多,光緒時期則存在大量倣前朝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