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9日 16:1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為中國古玩收藏界的第一人,馬未都的收藏經歷充滿了傳奇性,他下過鄉、插過隊,曾經是文青、編輯、作家,做過機床工人。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馬未都經常從地攤上買幾塊錢的老物件拿回去琢磨。“走上收藏之路是因為興趣和愛好。認準一條道兒,一路走到黑。”
從個人樂趣到公眾樂趣
上世紀80年代,當普通人把家中“不值錢”的老玩藝兒賣掉扔掉的時候,馬未都卻開始從早市地攤、文物商店裏淘寶貝了。“那時文物收藏長時間處於低谷,而我趕上了這個好機會。當時沒人造假。我們買到錯誤的東西,也是古代的贗品,那是歷史上的錯誤。而這種東西也是有價值的。”
10年的原始積累使得馬未都的藏品初具規模,而現在他主要是通過拍賣公司購買。馬未都並不認為時下拍賣公司的拍品都很昂貴。“現在拍賣行很多,有好東西出現不一定是善物善價,特別是一些中小拍賣行裏也有很多性價比較高的文物。多數人或外行只盯住大牌拍賣公司的幾件重要拍品。而我是站在專業角度來選擇。”
在30年的收藏生涯中,文物給了馬未都莫大的生活樂趣。而現在,這種樂趣已經由個人視角轉化為公眾視角。“現在我往往站在普通參觀者的角度去選藏品,買一些觀眾看著感興趣的物件,更注重它的觀賞性和幕後故事。比如我最近在拍賣上買了一支十二花神大瓶。十二花神一直到中國明清時期還沒有確定下來,普通觀眾也不知道十二花神還分男、女。直到清末才由俞平伯的祖父俞曲園敲定了十二花神都是誰,分別代表什麼。比如李白代表牡丹。這就是公眾樂趣,因為公眾能夠理解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馬未都説。
中國的“把玩”文化
馬未都對中國的器物文化特別感興趣,尤其是瓷器和傢具。“我最早感興趣的就是瓷器,就是覺得我生活中看不到這麼漂亮的東西。中國有句話叫‘把玩’,器物可以把玩,可以落到實處。比如一個杯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杯子有兩種,一種帶把兒,一種不帶把兒,那麼我就會想‘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有意識給杯子安個把兒的?’而這樣的問題只有文物可以給你解釋。在把玩器物的過程中你可以提出問題、解答問題、了解歷史。”對於拍賣市場中書畫交易的火爆,馬未都有著與眾不同的觀點:“書畫市場比較熱是因為書畫流通量較大,更容易交易。很多藏家內心對書畫缺乏惜售情結,大多是想賣出去賺錢。而器物類的情況相反,多數藏家比較物化,得了一件器物拿回家把玩,往往就捨不得拿出來了。”
馬未都認為書畫鑒賞需要很深厚的功底。“專家對書畫的評價大都會用到‘筆力雄健、佈局嚴謹’,可是這種説法比較虛無縹緲,所以目前大部分電視收藏節目不做書畫專場,因為書畫鑒賞很難吸引普通觀眾,沒有收視率。根據統計,文物鑒賞電視節目收視率排名是陶器第一、玉器第二、傢具第三。”
鑒定是一種強化訓練
當初馬未都迷上收藏時經常去故宮陶瓷館看瓷器。幾年下來他對故宮陶瓷館的那幾百件展品如數家珍。現在馬未都能準確鑒定陶瓷的年代和品質,甚至看到瓷器正面的圖案馬上能説出另一面的花紋。“對於文物的每個問題、每個細節我都要琢磨清楚。”
如今慕名來鑒定文物的收藏者絡繹不絕,而馬未都每個月都會抽出一到兩天進行面向公眾的開放式鑒定。“這種鑒定強度非常大,一天在現場要面對上百件藏品,並馬上進行鑒定分析,對藏家揭示答案分析淵源。這對我而言也是一種強化訓練,就像主刀大夫進行臨床診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鍛鍊眼力就是要多看實物,實物看得多了,就會對真品、贗品形成一種感覺,也就掌握了其中的規律。鑒定需要無數正確實踐經驗的積累。”
對文物真偽的把關,馬未都很有自信,“我二十幾歲開始收藏,累積了30年的經驗,又長期處於文物採買第一線,大多數贗品逃不過我的眼睛。”
審美是個複雜課題
2008年年初,馬未都開始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中教授收藏知識。他的講課一經推出便廣受關注,收視率甚至超過了一些熱播電視劇。為什麼很多鑒藏專家難以言表的文物之美,馬未都卻能表述得深入淺出?“審美是個複雜課題。我經常説收藏最重要的是多讀書,不僅僅讀收藏知識類的書,還要讀史學、哲學、美學、社會學等各學科的書籍,才能對文物作出正確的評判。我做過編輯,年輕時最喜歡政治,後來繼而喜歡歷史,對藝術的喜愛是附加的。因為涉獵廣泛所以能夠觸類旁通,能夠生動地表述一件器物的來龍去脈,我的表達普通人可以理解。比如有些專家評價瓷器時很喜歡説‘顏色還不夠肥厚,胎有點軟’,老百姓最不愛聽這話了,瓷器還有什麼軟硬之分?而我會告訴藏家,胎是有軟硬的,只有見得多了才能看出來。就像一個饅頭,山東的戧面饅頭你一看就知道硬,而老北京的發面饅頭一看就軟,但外國人看不出來,因為你熟知它所以能看出來。一個人對某樣東西能夠達成判斷,主要是對它熟悉。”
針對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定價及評估體系的混亂,馬未都認為短期內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藝術品市場的火爆導致一些沒有任何資質及實踐經驗的所謂專家也想分一杯羹。甚至有些業務很差的人也公開在電視上冒充專家忽悠觀眾。而多數電視收藏節目裏對藏品的定價都明顯偏高,有的甚至會偏離本身價值一倍以上。因為評估價格的人往往是不買文物的人,這個評估沒有太大的現實意義。我做電視收藏節目更多側重文化背景,不去糾纏于如何辨別真假和判定價格。因為這兩方面專業性很強,爭議很多,標準比較混亂,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的。此外價格本身是變動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價格隨時都在變化。”馬未都表示自己從未算過其藏品到底價值多少,“因為那些珍藏是不會賣的,是要傳世的。”
投資古玩要熟悉文化
現在中國各個門類的收藏品和藝術品都很火爆,藝術品市場也不斷有藏品拍出天價。馬未都認為這種不斷上漲的行情將持續下去,因為藝術品市場的投資對象數量有限。“中國藝術品就是最近一兩年上漲比較快,這與整個經濟環境有關。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藝術品會因為稀缺性越來越貴。特別是古代藝術品,它的數量會隨著自然滅失、進入官方收藏機構等逐漸萎縮,而且每一個進入藝術品市場的人,都會對它形成壓力,並導致價格上漲。而當代藝術是能夠生産的,畫家還在,瓷器還能再燒制,這是個變量,這個變量會隨著需求增加、生産擴大而遞增。”
馬未都建議,普通藏家投資文物古玩關鍵在於熟悉自己的文化,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提高文化生活品質。“要建立一個正常的文化消費觀,別老想著投資,就不會上當。當然普通人收藏還要多讀書,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有機會再拜一個老師,不要急於求成。”
過去傳統意義上的收藏家往往都是頂級學者,他們傾其一生的精力著書立傳,表達自己對收藏對歷史的獨特見解,比如趙明誠寫出了《金石錄》、歐陽修寫出了《集古錄》、呂大臨寫了《考古圖》。而當代投資型收藏家更希望拿藝術品投資賺錢,對藝術品缺乏感情。對此,馬未都表示:“現代人對文物的熱情,很大一部分還是源自經濟上的熱情,它值錢啊。”馬未都並不反對投資型的收藏,他認為無論出於哪種目的收藏最終都會對文化産生興趣。“投資文物在去偽存真的過程中,你學習了研究了,一點一滴,潛移默化,你就了解了中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