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美術市場 >

談齊白石花鳥畫的境界(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1日 15:01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一

圖二

  畫稿在齊白石的藝術創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往往採用線描加筆記的方法,不僅僅記錄位置、結構而且記錄用什麼顏色和用色的深淺。齊白石的很多寫意作品看似一筆揮就,實際上是通過用線描精心安排後畫出的。

  在花鳥畫中設色佈置非常重要,齊白石在花鳥畫稿中對於顏色的筆記特別多,乍看《荷花鴛鴦稿》(圖一)仿佛一張複雜的地理等高線圖,在荷花的花瓣上齊白石多處標記了“深”、“淺”、“濃”、“淡”、“白”等字樣,圖稿雖不著色,但是對於花色的點染齊白石已經深思熟慮了。《荷花鴛鴦圖》(圖二)是一幅小寫意作品,完成後的作品仿佛是藝術家的隨意而至、信手拈來,哪知這幅繪畫後面的用心良苦。

  齊白石作畫稿常用線描加筆記的方法,線描可以用來使形象精確,筆記可以隨時記錄靈感。這種文學性的白描圖稿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獨有的,畫家通過這種方式先在紙上將作品進行“預演”。為了一幅畫的創作,畫家往往需要預演許多次才能達到一氣呵成的效果,因此齊白石經常為了一個主題作很多幅畫稿。水墨畫一筆定乾坤,落筆無更改的特點註定這是一種需要人力和天助共同完成的藝術。

  對於齊白石,畫稿在齊白石的藝術生涯中不僅僅是一種創作前的準備工作,更是其學習繪畫的重要方式。不知是齊白石天性聰敏還是另有高人指點,齊白石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用蒙版紙勾勒其他人的畫畫進行研習的好方法,他在自傳中説他在上蒙學的時候看見鄰居家門上的雷公像非常有趣,就用板凳將自己墊高,用半透明的薄竹紙蒙在畫像上描下來,而且畫得很不錯,這讓小阿芝大受鼓舞。而這可能是我們能找到的齊白石用畫稿學習的最早記錄。這裡我們所能見到的作品《雙鉤摹譚溥梅花》(圖三)是齊白石臨摹其同鄉畫家譚溥的畫稿,在題跋中可知齊白石三十歲左右畫了這張畫稿,其目的是為了學習他的一個同鄉甕塘老人的梅花畫法。這幅畫也是畫于薄竹紙之上,沿用的是兒時畫雷公的方法,但是畫畫的技藝以及作畫的精心、細心,畫中可鑒,齊白石七十多歲的時候又見到這幅畫,不禁感慨良多,於是又在畫稿上書寫了一段題跋,記述這段學習的經歷。

  齊白石用於記錄、學習的畫稿很多,其中畫技最為卓越的,經歷最為傳奇的是《臨孟麗堂〈芙蓉鴨子〉之二》(圖四)。根據題跋,齊白石四十余歲的時候遊廣西,于乙巳(1905年)向他人借來孟麗堂的作品臨摹。後來家鄉兵變,齊白石帶著臨摹的作品來了北京。己未年(1919),應秋江道兄之請再臨摹本,也就是這幅作品。甲戌年(1934),張次溪在沂文齊處得到了這張畫,拿來請齊白石題記,這次與此畫相隔十多年後的重逢不禁讓齊白石感嘆“手跡尤新,鬢毛非舊”。此作筆法老到,墨色典雅,特別是鴨子的形象憨態可掬,雖為臨習,但是其藝術水準與一張創作作品已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