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8日 15:3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東北網
建築的生命不僅僅在於“美”,更在於建築是凝固的時間。隨著哈爾濱老道外的開發,爭議從來就沒有間斷過。這其中有市民對“根”的懷念,有社會學者對城市原生態的責任感。一些專家提出:不能再拆“真文物”建“假古董”。
老道外改造前的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曾是世界上保存比較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不但有大量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築,還是哈爾濱民族工商業的發源地。如今,中華巴洛克建築群中,一些“真文物”被一棟棟“假古董”取代,這一區域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築被拆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10年4月,道外中華巴洛克二期工程項目開工,而早在幾年前,哈爾濱市公佈的14處歷史文化街區中,就有“道外傳統商市歷史文化街區”,並組織編制了《哈爾濱市道外傳統商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其中涉及到中華巴洛克一期、二期改造工程項目範圍中的道外南頭道街東側至南四道街西側屬於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範圍,南頭道街西側至景陽街屬於歷史文化街區的建設控制地帶(為了保護文物安全和環境風貌,在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周圍,所劃定的必須進行控制建設的一般保護區)。按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和《哈爾濱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這些區域理應得到整體保護,而核心保護範圍內不允許新建擴建。
2010年1月舉行的哈爾濱市規劃局“道外中華巴洛克傳統商市保護區(二期)保護與更新規劃”專家論證會上規劃方案為:保留歷史文化街區原有街巷格局,核心保護範圍內的建築都為保留修繕,院落空間格局也得到保留,建設控制地帶大多數臨街建築的方案是“保護修繕”。這其中,包括金劍嘯烈士故居。1932年春,中共哈爾濱市委成立,建立了黨領導下的群眾性組織“反日會”。金劍嘯做起了哈爾濱文藝界的“反日會”工作,並負責抗日救亡小報的繪畫工作。此時,中共滿洲省委委員、哈爾濱市委書記楊靖宇指示金劍嘯、羅烽等負責北滿的革命文藝運動。
2010年3月27日,金劍嘯烈士故居和該區域所有建築都被貼上了危房拆遷通知,拆遷時限是4月1日零時。2010年4月3日上午,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員、中國文物學會會員、哈爾濱市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曾一智,在道外區南勳街“道外中華巴洛克二期工程”區域考察時發現,位於南勳街頭的金劍嘯烈士故居及其早期革命活動舊址多處門窗被砸毀,室內一片狼藉。更令她驚異的是,這一片已被規劃局定為修繕保護的區域,許多建築已經嚴重被毀,多數房屋的門窗都支離破碎。甚至已經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和公佈為保護建築的建築也不能倖免。
而此後,大規模的拆除開始了。不管是核心保護範圍還是建設控制地帶,到處拆得一片狼藉。據介紹,對歷史文化街區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輕言“改造”,不能任意拆除。《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在2008年4月2日國務院第3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中第二十一條“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應當整體保護,保持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不得改變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環境。”第二十三條“在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範圍內從事建設活動,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的要求,不得損害歷史文化遺産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不得對其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構成破壞性影響。”第二十八條“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核心保護範圍內,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但是,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除外。”對於“違規”拆遷,哈爾濱市“規劃”和“文物”兩部門多次來現場執法,但是拆除依舊。就這樣,受法律法規保護的歷史文化街區很快便面目皆非。對此,很多歷史學家、專家學者以及文保志願者,甚至普通市民都為之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