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資訊 >

古董網上叫賣 代表疾呼加強“網絡緝私”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14:3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國已經有約1700萬件文物流失海外。如今,互聯網又成為大量文物走私、銷贓的新通道。警方破獲的多起案件揭開了網絡文物走私的冰山一角。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就如何規範網絡交易,如何堵死網絡走私通道,紛紛建言獻計。

  大量文物賣海外 網絡走私成新途

  根據國家文物局的通報,在已經破獲的一起案件中,罪犯廖某從2005年開始通過電子郵件向境外買家叫賣文物。2007年2月,武漢的廖某給法國買家郵寄的10個包裹共計47件文物被海關收繳。經文物專家鑒定,這些文物全是國家禁止出境的文物。

  2009年1月,成都的丁某在ebay網上註冊“東方古董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兜售古錢幣。丁某通過網絡與國外買家談妥後,用國際掛號信將古錢幣直接郵寄,每次只寄兩枚,累計走私珍貴古錢幣66枚,其中2件屬於國家三級文物。

  除了ebay、淘寶等綜合類電子商務網站外,雅昌藝術網、趙涌在線、博寶藝術網、嘉德在線、華夏收藏網等文物藝術品網站也成為重要的文物網絡交易平臺。

  經國家文物局初步調查,目前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文物藝術品交易的網站大約有200家。除了少數幾傢具備相應的文物經營資質外,絕大多數網站均屬“無證經營”。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説:“互聯網速度快、成本低、範圍廣等優勢,以及交易行為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等特點,使其已經成為文物流通的重要形式。”

  單霽翔説:“目前我國網上文物藝術品交易還未得到有效監管,存在大量魚龍混雜、假冒偽劣、交易欺詐等現象,嚴重影損害了廣大收藏者的權益,也成為盜竊、盜掘和走私文物的銷贓渠道。”

  國家文物局統計顯示,2010年國內通過網絡交易的文物藝術品超過100萬件套,交易金額達10多億元。然而,由於針對在線購物、拍賣網站的監管缺失,大量被限制交易的文物經網絡流通被轉賣到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