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8日 15:0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歷史文化村落包含著中華文化的基因,保護古村落是我們這個時代對歷史和未來的一份使命和責任。”全國政協委員周駿羽一直關注古村落保護問題,兩會期間,他提交了相關提案,指出“城鎮化建設、旅遊開發等與古村落保護並不衝突,不能重開發、輕保護”。
我國現有約60萬個村莊,其中古村落大約有5000個,佔全部村落數量的比例不到1%,古村落分佈密集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安徽、湖南、貴州、雲南、山西等。這些村落大多始建於明清時期,有的還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甚至更早。其古老的歷史風貌、科學合理的景觀佈局、異彩紛呈的民族特色使它們成為中國鄉村社會中的特殊群體,並具有實證、研究及審美價值。
但是,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這些古村落正面臨著毀滅性災難,周駿羽列舉了種種表現:老房子的自然頹敗;隨意的搶佔性新建、翻建;村民對原有居住環境不滿意;公路、發電站等建設帶來的破壞;旅遊經濟引發的過度開發;土地集約化導致對民宅基地的調整、兼併等。
周駿羽通過調研發現,國外很多發達國家都找到了保護與發展齊頭並進的出路。在如今國家經濟實力大幅度提高的條件下,歷史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只是一個認識問題。他建議組織綜合學科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團隊,研究並建立歷史文化村落保護體系,在此基礎上對村落進行甄別、分類、評級,並進一步指定相應保護規劃。此外在旅遊開發中,要尊重和維護村民自治的權利,政府不應以各種形式取代村民權利的行使,以防止村落文化、民族文化在商業包裝和運作中失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