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資訊 >

唐寫本《大唐西域記》原貌(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2日 15:1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唐西域記》是唐代有關西域的歷史地理著作。撰者玄奘(公元600年─公元664年),唐初著名的佛學大師和翻譯家,俗姓陳,洛州偃師(今屬河南)人,唐太宗時高僧,世稱三藏法師,曾于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西行印度求法,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長安,歷時19年,跋涉5萬餘裏。回國後,在譯經的同時奉敕撰寫《大唐西域記》,記錄西行見聞,翌年書成。

  《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十萬多字,詳細記載了玄奘西行親身經歷的110個和傳聞得知的28個城邦、國家和地區的情況,是對當時南亞次大陸、中亞西亞及我國新疆的真實記載,不僅是我國研究這些地區的珍貴資料,也成為這些地區研究本國史的重要文獻。

  該書記載以行程為經,地理為緯,從距離唐較近的國家敘起,漸及中亞、印度。如記述焉耆國:阿耆尼國,東西六百餘裏,南北四百餘裏。國大都城週六七里,四面據山,道險易守。泉流交帶,引水為田。土宜穈黍、宿麥、香棗、蒲萄、梨、柰諸果。氣序和暢,風俗質直。文字取則印度。微有繒絹,服飾氈褐,斷發無巾。貨用金錢、銀錢、小銅錢。王其國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稱伐。國無綱紀,法不整肅。伽藍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習學小乘教説一切有部,經教律儀既遵印度,諸習學者即其文而翫之。戒行律儀,潔清勤勵。然食雜三凈,滯于漸教矣。從此西南行二百餘裏,踰一小山,越二大河,西行平川,行七百餘裏,至屈支國。

  所謂屈支,即龜茲的異譯。這一段記載雖文字簡約,但內容豐富,大凡自然地理狀況、政治、歷史、經濟、宗教、文化及風土人情,無不畢載。全書記載絲綢之路各國,大體與此類似。由於此書記載全面、資料準確,在今天更深受歷史、宗教、考古等方面學者們的重視,是研究七世紀歷史地理、南亞史、中亞史、中外關係史、邊疆史、民族史、宗教史和中西交通等許多學科的重要典籍。

  《大唐西域記》版本很多,我國收藏的版本,以敦煌唐寫本(殘本)、南宋安吉州資福寺刊本、南宋蘇州磧砂延聖院刊本最為珍貴。

  此次展出的唐寫本《大唐西域記》為吐峪溝石窟出土。成書于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係最早傳入吐魯番的《大唐西域記》寫本,現藏吐魯番地區博物館。由於比較接近成書年代,較好地保留了書籍的本來面貌,且在書籍的流傳史上意義重大,文物和史料價值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