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5日 14:4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網
中芭演出《紅色娘子軍》前的準備
《天鵝湖》劇照
中央芭蕾舞團二樓。歷史的塵埃被此時的冬日暖陽驅散,趙汝蘅的眼前出現一個梳著兩把“小刷子”的小女孩,小女孩正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套潔白的小蓬蓬裙子,眼睛裏是努力被壓制著的欣喜。這是1955年的趙汝蘅,那一年她成為北京舞蹈學校建校以來招收的第二批學生。同一年,白淑湘在北京舞蹈學校升入二年級,李承祥則已經接受了來自前蘇聯舞蹈專家的教員培訓,開始了跳舞和編舞兼修的藝術之路。
那時的他們雖然對源自西方的“足尖舞”躍躍欲試,但或許都不曾想到,他們及其後的幾代人,在半個多世紀中,既經歷了中國芭蕾藝術從無到有,從不被了解到被國際同行讚譽、被國內外觀眾喜愛的輝煌歷程,也體會著芭蕾藝術在中國的種種困境。這一代代芭蕾舞者,既創造出中國式芭蕾舞作品,又遇到了一個個藝術發展的中國式難題。
“貧窮土地上的貴族”
源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芭蕾藝術走入中國,是20世紀50年代。趙汝蘅將芭蕾藝術在中國的最初10年,概括為“貧窮土地上的貴族”。那時的芭蕾舞學生有豆漿、牛奶、水果、甚至黃油供應,每週校車接送看電影,跳舞服裝有專人漿洗……
為什麼這群年輕學生會得到如此待遇?為什麼僅用4年,這群年輕人就能從不知“腳尖鞋”為何物到正式演出《天鵝湖》,並隨後成立中央芭蕾舞團?前者,離不開中央領導的支持和眼界,周恩來總理親自抓芭蕾藝術教育和創作,同時關心演員們的生活。“周總理怕演員們腿腳受涼,讓有關人員給我們宿舍鋪地板,就連走廊都鋪上膠毯。”趙汝蘅回憶。而後者,在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看來,則主要由於中國人渴望學習、渴望出成績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