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955年,段文傑在莫高窟第285窟臨摹壁畫。敦煌研究院提供
他,28歲時從天府之國來到了戈壁大漠,翻開了與敦煌相守一生的故事
他,在敦煌莫高窟的個人臨摹史上創下多項紀錄
他,被公認為敦煌學研究的領軍人物,讓世界對敦煌刮目相看
25日,上午9時,甘肅蘭州華林山殯儀館懷遠廳,哀樂低回,廳堂堆滿了花圈,數百名社會各界人士來到這裡,深鞠一躬,仿佛時間在此刻凝固——段文傑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這裡舉行。
在蒼茫黃沙中行走了一生的段文傑,安詳地躺在了花團之中。黃土風沙或許遮蔽了他生活的顏色,但段老依然將生命演繹得如此斑斕——“承前啟後學藝弘四海言可經綸行可師,出蜀入隴根脈植敦煌風同松柏節同竹”,敦煌研究院的同仁用如此大氣的輓聯形容段老為人稱頌的一生。
這位老人,與莫高窟默默廝守了60年,魂牽夢縈了一輩子。他就是我國著名敦煌學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長。2011年1月21日17時,這位敦煌學泰斗在蘭州的家中永遠地合上了眼睛,享年95歲。
相識
從窮小子到“莫高窟人”
1917年8月,段文傑出生在四川綿陽松椏鄉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這個窮人家的孩子從小就對文學和藝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1940年,段文傑考入重慶國立藝專。在那裏,他知道了“敦煌”,知道了“莫高窟”。1944年,張大千將自己臨摹的敦煌壁畫帶到四川展覽,段文傑站在畫前,暗下決心:“要去敦煌向古人學習。”
1945年7月,剛剛畢業的段文傑輾轉來到自己的魂牽夢縈之地——敦煌。放下行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洞窟。老人後來回憶説,“真像一頭餓牛闖進了菜園子,精神上飽餐了一頓。”精美絕倫的壁畫深深震撼了段文傑,但風化脫落和人為破壞也讓他心如刀絞:“不能讓它再支離破碎、再損毀失散了。”
老人或許不曾想到,在這一喜一悲之間,他的一生註定要與敦煌為伴。或許,這正是他所祈求的靈魂歸宿。
人們也許會忽略,敦煌除了美麗的壁畫和雄奇的大漠,更有著極為艱辛的生活考驗:喝的是宕泉河的鹼水,沒有大米,少有蔬菜,工資不能按時發放,交通極不便利,去縣城要徒步四五十里。莫高窟夏天干熱高溫,冬天風卷黃沙。段文傑最初幾年都住在由馬廄改造的簡易房間裏。即便吃不飽肚子,他還要每晚提上棍棒到洞窟周圍巡查一番,防止盜賊……
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段文傑開始正式對敦煌石窟藝術進行理論研究。這個時候,他已經是年過花甲的老人。然而,厚積薄發,使他寫出了一批極有見地的論文,填補了敦煌學研究中的多項空白,為“莫高窟人”這一學術團隊的建設和我國的敦煌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為獻身敦煌事業的第二代“莫高窟人”的傑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