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資訊 >

談當下鍍金時代的藝術景觀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9日 12:36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0年中國藝術界最攪動人心的新聞仍然來自拍賣市場——光北京的拍賣行一年的藝術品成交額就超過240億,中國的藝術拍賣市場已經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市場。不過,某些投資專家因此就聲稱“藝術品已成為房地産、股票證券之外第三大投資領域”則沒譜得厲害,實際上國債、股權投資等市場的規模都要比藝術市場大很多。

  富人們把少部分資金投入就足以在藝術圈掀起大浪,這是去年出現超過十多件億元作品、兩百多件千萬級別拍品的原因。藝術市場的收藏方向因為越來越多新錢的進入而更加兩極分化:實力收藏家願意掏出更多錢收藏重要作品,而一般作品的價格並無太大漲幅。可以預測,如果今年通貨膨脹繼續,可能藝術品市場的天價紀錄還會繼續下去,但是通貨膨脹預期降低的話,市場熱度將有所降溫——其實2010年的“高溫”也不乏部分藝術品經紀人私下炒作的因素。

  目前拍出的19件億元中國藝術品中,有16件是古代書畫和古董,其他3件則是徐悲鴻、李可染、張大千三位近現代書畫家的作品,顯示出這也是目前中藝術市場的主流投資門類。和中國古代藝術品拍賣的火熱勁頭相比,2010年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還在從金融危機造成的低谷中恢復,並沒有太多的新聞。當代藝術市場的平淡也讓去年的藝術展覽並沒有出現多少“巨型作品”,實際上,對價格的敏感性下降甚至讓藝術界的各種角色有點解脫,他們終於可以更平靜的面對價格以及其他的東西。

  2010年的另一個顯著現象是中國藝術界的雙軌制還在繼續,一方面,政府文化部門、美協、美院、畫院體系由於各級政府財政收入的躍進而獲得更多撥款,體制內藝術家、藝術機構得到眾多行政資源挹注和展覽機會;另一方面,藝術市場也在過去二十年支撐起當代藝術界和各路在野派書畫家。

  就像經濟界“國進民退”一樣,藝術界的國家體制也得到加強,目前來説這並不意味著國家體制開始和民間社會相爭,因為這些國有學術院團更多的是擴編爭取更多的財政撥款和專項基金之類。而就當代藝術界和在野派書畫家中也不乏有人渴望以某種形式獲得國家院團的職務從而獲得“身份溢價”。而且某些名譽也能帶動其作品市場價格的直接上升,這也是各地畫家、書法家紛紛爭當美協主席、書協主席的原因。

  具體到藝術家層面,引人矚目的是德高望重的美術家張仃、華君武、吳冠中相繼辭世。有意思的是,這三位耆宿也和上述雙軌制有點關係,張仃、華君武都是在延安起家的體制內藝術家,1949年後受到重用,而從法國學習現代繪畫的吳冠中先生在1950年歸國後長期被美術權力體制排斥,連畫什麼也無法自主,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才得以出頭,上世紀90年代後則因為其言論和作品頻頻拍出高價而獲得大眾聲望。戲劇性的是,儘管他晚年批評美協、畫院體制,可逝世後卻得到官方高度肯定,同時民間也感懷不已,北京、上海、杭州舉辦的吳冠中藝術回顧展都吸引了眾多觀眾——在杭州36天的展覽過程中,吸引觀眾25萬人次。

  當然,要説吸引最多觀眾的展覽還是上海世博會——其中包含眾多和藝術有關的展覽、活動,共吸引了7308萬觀眾。在這個全球最大的旅遊産品和國家形象推銷場中最重要的藝術和技術現象就是巨型環幕影像的轟炸,尤其是那種用電影級水準製作的宣傳片,明顯要比我肉眼看到的事物美妙得多,這些影像是製造出的景觀和現實的世博會並行,似乎就是一種將景觀社會的表達體系進行集中展示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