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資訊 >

農民手藝傳承面臨巨大困難 專家:這是文化的根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4日 12:5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齊鄄城民間土布手藝展示現場。 本報記者 饒強攝

  齊魯大地4000件農民手工藝品走進中國美術館,而手藝的傳承正面臨巨大的困難,專家呼籲——

  別丟了手藝 這是文化的根

  柳條筐、中國結、繡花荷包、濰坊風箏、民間年畫,4000件出自地地道道農民之手的手工藝品走進了國內最高美術殿堂——中國美術館。將於1月18日落幕的《手藝農村——潘魯生主持山東農村文化産業調研成果展》展示了齊魯大地上的手藝奇跡。

  從2006年開始,山東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和他的團隊一起啟動了山東農村文化産業調研項目,他在此前近三十年民藝研究的基礎上,就農村手藝文化産業開展調研。潘魯生先後考察了58個縣市、137個鄉鎮、285個生産專業村,就37項農村手藝項目進行了深入研究。此次觀眾看到的楊家埠風箏、楊家埠年畫、臨沂柳編、紅花鄉中國結、曹縣桐楊木藝、鄄城土布、巨野農民工筆繪畫等,皆是調研成果展示。

  農民手藝也有創意

  潘魯生説:“我老家是山東曹縣,這個縣桐楊木的工藝産業已經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從種植桐木、到板材加工,到工藝品的加工和出口,已經形成了很大的産業鏈。”據統計,山東100萬手藝農民去年創造了1000億元的産值。

  許多細心的觀眾還發現,“手藝農村”大展雖説是最淳樸的鄉土藝術,但卻充滿了濃厚的當代色彩和時尚味道。大量運用柳編、桐楊木工藝等開發製作的傢具、餐具、家居裝飾,既包含了傳統手藝元素,又充滿了現代生活理念。

  潘魯生説:“農村手藝中潛藏著藝術的種子,在未來發展中,不排除手藝會走向純粹的藝術創作,甚至誕生我們這個時代的名家大師。”他認為,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産業形態,手工藝發展必須與當代設計創意建立緊密聯絡,因為設計創新不僅需要科技的支撐,也需要文化資源的運用。

  不過,在強調創意設計的同時,有專家也注意到國內某些地方,已出現了手工藝有工業化的傾向。比如年畫老虎,一個人專門畫眼睛,一個人專門畫耳朵,幾十道工序出來後,已和傳統工藝完全不同。而一些傳統的木工雕刻,原來是用手來雕的,如今放到計算機裏用軟體雕刻,雕刻出來的形狀雖説沒什麼不同,但是已經不是手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