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資訊 >

湖南宋元古窯址發掘將中國“瓷都”歷史前推700年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0日 12:0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的湖南醴陵制瓷歷史悠久,相傳已有兩千餘年,當地縣誌記載始於清雍正七年。但隨著該地一處宋元古窯址的考古發掘,醴陵制瓷史將向前推進700餘年。

  8日召開的湖南省2010年考古彙報會透露,去年8至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醴陵市唐家坳古窯址搶救性發掘中,發現了一座宋元時期的磚砌龍窯——馬衝窯。該窯結構保存較完整,為研究本地區窯爐建造技術提供了絕佳的實物資料,對研究陶瓷史的相關問題有重要參考價值。

  馬衝窯現存7處窯門,皆開置於西側窯壁,寬度基本一致,為50厘米至60厘米,門外有用磚和匣缽砌成的附屬設施,這在湖南省同期窯址中為僅見。馬衝窯出土了非常多的火照——一種觀測焙燒過程中坯件瓷化程度的工具,可為控制窯溫、調節窯內空氣提供依據。醴陵當地的現代窯場仍使用火照。火照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當時窯場的成品率,它前後延續不斷燒造了近兩百年時間,廢棄的匣缽、支圈堆積厚達2米以上,而遺留下來的瓷器廢品卻很少。這説明醴陵的制瓷技術在當時就已相當高超。

  是次考古發掘的另一個重要成果是,考古人員先後發掘出193枚錢幣,有“開元通寶”、“太平通寶”、“熙寧通寶”等15種唐朝和北宋錢幣,時代最晚的一枚為“建炎通寶”,是宋高宗趙構的年號錢。這極有可能是當年窯工無意間散落在窯區的,説明馬衝窯的鼎盛時期為南宋至元代早期。
 

  據醴陵縣誌載:“清雍正七年(1729),廣東興寧移民廖仲威在溈山開設瓷廠……此為醴陵制瓷之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表示,通過發掘出的錢幣年號,可以將醴陵有史可查、始於清雍正七年的制瓷史向前推進700餘年。

  郭偉民透露,唐家坳窯址的考古發掘揭開的只是醴陵窯群的冰山一角,隨著考古發掘和整理工作的深入,醴陵瓷業發展史的真實面貌將進一步揭開。它的年代、分佈範圍、文化內涵比原來認識的要古老、廣闊、豐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