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4日 11:2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市場能否保護民間藝術 竹麻號子艱難生存路
提起四川平樂,除了獨具魅力的古鎮風情,還少不了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底蘊,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平樂的紙文化及其衍生品竹麻號子。《邛州志》記載:“成都草紙半平落”。早在宋朝時期,平樂便以造紙業享譽海內外,而竹麻號子就是造紙工人在勞動時喊的一種勞動號子,代代相傳,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被譽為“最艱苦的勞動最激越的歌唱”。2008年,竹麻號子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近幾年來,竹麻號子探索出了一條用市場開地保護傳統民間藝術的路子。
孤獨的傳人
在平樂古鎮的天工應物風情園裏,筆者見到了竹麻號子唯一健在的傳承人楊祚欽。據楊祚欽介紹,平樂手工造紙要經過選竹麻、打竹麻、抄紙、曬紙等工序,其中打竹麻最關鍵也最艱苦。“為調劑枯燥繁重的勞動生活,祖祖輩輩的竹麻工人唱起了屬於自己的勞動號子——竹麻號子。打竹麻時一般有十五六個人,在勞作過程中要相互配合才能打出細細的紙漿。當大家累了就會哼起竹麻號子,一旦有人領唱,大夥兒就會跟著唱,這時整個造紙作坊就會傳出響亮的竹麻號子。”
隨著社會變遷,上個世紀80年代後,手工造紙逐漸被機器造紙代替,平樂手工造紙業日漸衰落,流傳了千年的竹麻號子雖沒停下,但會的人越來越少,會唱的段子也越來越少。進入21世紀,打竹麻的篁鍋只剩下最後一口,能完整、原汁原味地把竹麻號子唱下來的,也只有老楊一人。
陷入寂寥的竹麻號子,讓老楊心急如焚。不甘心的他,開始著手收集、整理工作。在邛崍市文化館、平樂鎮文化站的支持和幫助下,竹麻號子的唱詞在2004年就被整理記錄了下來,現在也有人在著手記錄它的曲調,但是要原汁原味地唱出來,老楊認為遠不是記下歌詞曲譜那麼簡單。
藝術團的艱難生存路
2006年,國家開始強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非遺項目的認定、評級也隨即展開。竹麻號子是邛崍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傑出代表,當地文化部門借此東風,成立了竹麻號子藝術團。
藝術團成立之初,最大的困難是找演員,因為竹麻號子錶演需要10余人。找專業藝術團成本太高,找文藝骨幹又“鑼齊鼓不齊”。“既然是開發本土資源,不如讓當地村民當主角,讓大家都參與到平樂古鎮的開發中。”邛崍市文體局文化科科長黃小貝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説。於是,當地文化幹部走鄉串戶,在鄉間“蒐羅”演員。在他們的動員下,很多村民走進了排練場,羅才今即是其中一位。作為非專業演員被“相中”,他坦言:“之前我從來沒接受過專業的舞蹈訓練。”而今天,羅才今不僅拜師老楊學習竹麻號子,更成長為藝術團的負責人。
2007年,全國原生態民歌大賽在陜西西安舉行。在當地文化部門的大力推薦下,竹麻號子藝術團成為四川的4支代表隊之一。最終,他們出人意料地奪得“優秀獎”,並作為獲獎代表參加了決賽頒獎晚會演出。此後,竹麻號子藝術團開始有了名氣,演出舞臺也從平樂向周邊甚至外地擴展。
隨著名氣、經驗的積累,藝術團開始了新的嘗試。除了竹麻號子,他們逐漸開始各種民俗表演,使藝術團真正成為了綜合表演團隊。
然而,熱鬧風光的背後,仍掩蓋不住民間藝術團的生存困境。由於藝術團人員較多,演出又以公益為主,所需費用不菲,為此當地文化部門每年要拔30萬元補貼藝術團,用於排練、演出等開支。但藝術團沉重的負擔並未緩解,發展仍然步履維艱,甚至走到了繼續生存與解散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