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2日 11:2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華網
哪個是中國最古老的《古蘭經》抄本?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發現的一部不晚于11世紀末期的《古蘭經》手抄本,近日被文物部門鑒定為“一級文物”後,引發極大關注。
“該經書篇幅之長,規格之大,是國內《古蘭經》手抄本中非常罕見的珍品。”12月上旬,甘肅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首次對東鄉族自治縣藏《古蘭經》手抄本進行了鑒定,定級為“一級文物”,並對其蘊含的價值進行了評價。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傳教過程中陸續宣佈的“安拉啟示”的匯集,是伊斯蘭教根本經典,隨著7世紀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古蘭經》逐漸為中國信眾所熟悉。
伊斯蘭教在中國傳播過程當中,保留了許多《古蘭經》手抄本。過去普遍認為保存于北京東四清真寺,抄寫于公元1318年的《古蘭經》是中國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2004年,經專家鑒定,保存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街子清真大寺的《古蘭經》手抄本改寫了這一歷史,其成書年代更早,可能為公元8世紀-13世紀。
隨著近日東鄉族自治縣藏《古蘭經》手抄本鑒定意見的公佈,何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引起人們的興趣和關注。
東鄉族自治縣藏《古蘭經》手抄本用阿拉伯文抄寫,牛皮壓花封面,內頁長38厘米,寬33厘米,每頁11行,共536頁,所用紙張為撒馬爾罕紙,書寫顏料為黑色墨汁,彩繪顏色以金色和寶藍色等為主。由於長期翻閱,經書邊緣有磨損或缺失,經書前13頁的書法與後面的不同,也沒有彩繪,專家認為其在傳入中國前已經進行過修補。
甘肅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在鑒定意見中表示,根據東鄉族自治縣地方史志及歷代保管者口耳相傳,這本《古蘭經》手抄本是14世紀阿拉伯穆斯林先賢哈穆則從撒馬爾罕來東鄉傳教時帶來的,現保存于東鄉族自治縣坪莊鄉韓則嶺拱北,該拱北的墓主人正是哈穆則。
為了穩妥起見,在鑒定過程中,甘肅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邀請考古、紙張研究、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手抄本研究等領域的多名專家參加了鑒定,並對成書年代做出了判斷。
甘肅省文物鑒定委員會最後鑒定認為:“經書所採用的封面風格、彩繪藝術、書法字體及紙均盛于或起始於公元9世紀前後,綜合該經書的傳承信息、成書及修補的時間差等,初步判斷其年代上限為公元9世紀,下限為公元11世紀。”
甘肅省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李天銘是參加鑒定的專家之一,他説:“通過鑒定,經書的真假問題、基本年代都得到了解決,對於其準確的年代,還需要通過紙張鑒定等科學依據做進一步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