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美術市場 >

南京成藏家撿漏的“價格盆地” 拍品進京價翻倍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7日 11:5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清乾隆《鎏金佛塔》

  眼下,北京的各類大型秋拍如火如荼,億元拍品不斷締造。南京的老字號拍賣公司十竹齋也將於本月26日在南京圖書館新館展覽廳舉辦秋季藝術品拍賣會(預展將於12月24日、25日舉行)。秉持精品戰略的這家拍賣公司,有沒有可能在南京締造億元拍品這樣的紀錄?記者昨日專訪相關負責人,他們都坦言:沒有可能,因為大件拍品都去了北京。南京,是藏家們撿漏、淘寶的“價格盆地”。

  悲鴻“馬”到京可拍200萬

  南京十竹齋拍賣有限公司肖兵副總經理對記者坦言:同樣的東西,在南京拍50萬,拿到北京就能輕鬆拍到80萬,“還是碼頭不行,南京拍品過百萬的很少。”他説,十竹齋今年上半年的春拍,圖錄封面上的張大千拍了100來萬,但如果秋拍拿到北京,大概能翻倍。還有2009年的時候,十竹齋拍了徐悲鴻的“一匹馬”,60多萬拍掉的,如果放到今天,拿到北京,起碼能拍到200萬。要知道,徐悲鴻的《巴山汲水圖》剛剛創了中國畫拍賣新紀錄,拍出了1.71億元。 

  “海外回流”很瘋狂

  瓷雜件也同樣如此。這次十竹齋上拍的一對青花紅彩龍紋盤,估價不過8萬-10萬,但在北京,起拍價大概就是40萬;還有清乾隆青花五彩龍鳳紋碗、戰國時的三山鏡等,在此次十竹齋上拍的價格均不高,而這些東西,“在北京都瘋掉了”。那麼,這些瓷雜件主要從哪兒徵集過來? 肖兵告訴記者:80%從海外回流。美、英、法、德、日各國的拍賣會,都會有中國面孔衝著“中國古董”而去。而且,現在民間有高人專門做文物回流。今年有位藏家,趕去歐洲參加一個遺産拍賣會,其間正值冰島火山爆發,影響到歐洲各地的航班停飛。這位藏家果斷地花了幾千歐元,包了一個出租車趕到拍賣現場,由於沒什麼人競爭,他撿了大漏。一件花了一萬歐元不到的瓷器後來送到香港後,拍了1200萬港幣。而他帶回來的其他寶貝,也成為國內各家拍賣公司追逐的對象。

  十竹齋這次的瓷器玉器工藝品專場拍品近400件,涵蓋明清各代各類釉色的精美之器,有不少是各地文物公司的舊藏,但大多數是海外回流。清乾隆《粉彩壽桃紋盤(一對) 》、清乾隆《青花紅彩龍紋盤》、清乾隆《豆青釉月牙罐》以及製作工藝跟阿育王塔一樣的清乾隆《鎏金佛塔》等等,這些寶物的起拍價,都遠比想象中的便宜。

  錢亞宋魏還是南京拍的好

  雖然南京被公認為“價格盆地”,不過,十竹齋拍賣公司綜合部經理吳斌告訴記者,新金陵畫派錢松岩、亞明、宋文治、魏紫熙以及林散之的作品,還是在家門口拍得好。“一方面,江蘇人對他們比較熟悉,收藏他們的作品比較有把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出處可靠,能保真。”近幾年來,這幾位老先生的作品價格呈瘋漲之勢,從每平尺1萬2萬漲到4萬5萬再漲到6萬7萬,好的作品甚至能賣到十幾萬元一平尺。其中,“特別熱”的是林散之作品,短短一年內作品價格翻了一倍不止。去年,十竹齋上拍林散之一幅四平尺作品,拍了30多萬,折合每平尺約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