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資訊 >

文物犯罪高發 如何斬斷伸向國寶的黑手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6日 11:58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自美國追索回國的被盜的唐貞順皇后(敬陵)武惠妃石槨 資料圖片

今年年初,南京市高淳縣固城遺址範圍內的10余座漢代古墓被人為毀壞,其中5座墓穴被盜空。這是盜毀現場拾到的殘留陶片。 孫參/攝

  不久前,位於秦始皇陵西側的秦東陵今年10月初被盜掘,深達30多米的盜洞直接通到陵園主墓室,破壞嚴重。與此同時,名為“眾志成城 雷霆出擊”的全國重點地區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成果展,剛剛結束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展出。一面是專項打擊行動取得豐碩成果,一面是犯罪分子頂風作案,文物安全工作形勢之嚴峻可見一斑。

  1、大案頻發 形勢嚴峻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近年來,受高額暴利驅動,盜掘、盜竊、倒賣、走私文物等這些在新中國成立後一度絕跡的醜惡現象又沉渣泛起,而且來勢迅猛。大批文物遭到破壞,國寶尊嚴慘遭踐踏。

  2008年和2009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各類文物案件1989起,其中盜竊文物案件898起,盜掘古墓葬文物案件937起,倒賣文物案件113起,搶劫文物案件36起。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文物犯罪處於新一輪高發期。

  據介紹,從近年全國各地發生的重大文物案件看,文物犯罪呈現新特點:

  ——犯罪組織職業化。流竄作案、團夥作案頻發,組織嚴密,分工細化,形成了盜竊、銷贓、走私“一條龍”的地下文物犯罪網絡,職業化特徵日益明顯。

  ——犯罪行為暴力化。犯罪分子由暗偷變為明搶,恐嚇、威脅人民群眾,暴力傷害文物保護管理人員,甚至持槍、持械武力對抗公安民警,犯罪行為喪心病狂、令人髮指。

  ——犯罪手段智慧化。紅外夜視儀、金屬探測器、高壓電機、防毒面具、高倍軍用望遠鏡、GPS、電子地圖等先進設備被犯罪分子廣泛利用,打擊、防範文物犯罪難度日益加大。

   文物犯罪行為,損害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干擾了正常的社會管理秩序,危害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安全和長遠利益,甚至影響到我國國際形象。斬斷伸向文物的黑手,已經成為時代賦予我們的緊迫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