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美術市場 >

揭秘:黃花梨天價神話為哪般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2日 15:1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海外一些紅木主産地,到處活躍著中國人的身影。今年以來,新面孔源源不斷地加入,讓當地人感嘆:中國市場就像一頭亞洲巨象,胃口大得有些嚇人。在越南、老撾、緬甸等地,離口岸不遠的一些主要木材交易集散地,紅木的價格儼然已直逼中國國內水平。特別是越南,它不僅是中國與東南亞紅木交易的最大中轉口岸,還是珍稀的越南黃花梨的主要原産地。

    在今年紅木暴漲中,越南黃花梨可謂一騎絕塵:以大料板材為例,從最低谷的70萬元/噸一舉躍升至最高320萬元/噸,目前仍盤踞在300萬元/噸的高位,出現了木材價格和傢具價格倒挂的現象。按業界説法,現在賣出一套越南黃花梨的傢具,如果要再同樣製作一款傢具,所得的資金不足以買回材料。傢具商也開始“捂盤”,到廣州市面上一逛,越南黃花黎傢具少得可憐,有的也只是一兩款而已。

    一夜暴富的神話,引來了眾多的淘金者,投機、炒風興盛,翻山越嶺,甚至漂洋過海。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説,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現在,為了天價黃花梨,他們上山下鄉遠赴越南正在“賭木”。

    記者揭秘:黃花梨天價神話為哪般?

    近年來,天價黃花梨如一枚枚重磅炸彈,刺激著國人的眼球。見諸媒體的報道,時常冠以買家投機炒風,如今則歸咎於遊資過剩。話雖沒錯,但仔細一琢磨,其中業界內幕更值得玩味。要知道,遊資雖然衝動,卻不盲目;要炒作,也得有好題材。

    先説海南黃花梨(簡稱“海黃”),從2002年每噸兩萬元,到現在每噸800萬元,8年時間身價翻了400倍。成材慢是一方面,關鍵原生林已快沒了。按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胡德生的説法,“海黃”的成材在清代就已枯竭,此後數百年間,70%的“海黃”傢具又流失海外。後來種植的人工林,不僅品相上差一個檔次,反映在價格至少也差一倍。

    物以稀為貴,稀缺向來會造成收藏市場的爭相追捧,由此也波及大眾消費市場的水漲船高。供求杠桿的一邊倒,既形成了收藏界有價無市的局面,也迎合了富貴階層的炫耀性心理,無論是顯性還是隱性的。這也是為什麼説,爆出天價總是那些罕見的大料級別。

    再看越南黃花梨(簡稱“越黃”)。在紅木國標裏,“越黃”是沒有“身份證”,但認為同屬香枝木的卻大有人在,因為國家權威機構也無法斷定兩者的産地之別。擱下業界的爭議不論,從實際而言,“海黃”與“越黃”價差達5倍之多。天價是否虛高先不説,想炒作總要有木材,否則也是白搭。現在“海黃”沒有了,“越黃”由此更珍貴了,而來自紅木原産國進一步限制輸出則提供了一種契機。從去年到今年,“越黃”價格的逐步推高,暗合了越南政府對其管制力度的趨嚴,從最早的放開出口,到後來實行許可證、配額管制,再到後來禁止砍伐、輸出原木,現在連半成品也禁止出口了。即便是成品傢具出口,也要領取繁瑣無比的特殊許可證,關稅收取更是高達每公斤100多元。

    一朝得寵,萬人靠攏。天價“越黃”,給了産業鏈上利益群體一個豐富的操作空間;反過來,眾人拾柴火焰高,也助推“越黃”進一步拉高。但是,炒木材要佔用流動資金,大小紅木企業實力不一,有資金的會囤積套利;沒資金的會迅速出貨,由此形成對紅木原料需求一年之內不同的“季節性漲落”。淡季一般在過年前後,即年底和年初,之間為旺季,價格呈逐月走高的趨勢,淡季旺季之間價格差幅可達20%。這種波動恰好疊加了“越黃”今年的上漲勢頭,遂讓天價神話添上了更耀目的光環。

    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俱全。自此,越南黃花梨一路走高。而國內強烈的通貨膨脹預期,好比火山噴發,恰好尋到一個突破口,卻讓它的噴發變得更猛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