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9月29日至10月12日,黃松堅陶塑藝術展覽將在嶺南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由東莞市政協、佛山市文聯共同主辦。9月初,這個展覽剛剛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黃松堅也成為石灣陶藝史上,首位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的藝術家。120多件作品迷倒了北京的藝術家、普通市民。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盛讚:“石灣公仔出自民窯,題材紮根傳統元素,在傳承與創新中,黃松堅的作品契合現代人的審美觀,是富有魅力的民間藝術,石灣陶藝是國寶。”
黃松堅被譽為“石灣貼塑陶藝的拓新者”。半個世紀以來,黃松堅全身心地投入陶塑藝術創作。他博采眾家之長,另辟蹊徑。他讓傳統裝飾性的瓦脊公仔成為可供案頭欣賞的藝術品,還將西方雕塑藝術融入石灣傳統陶藝之中。
黃松堅長居佛山,以石灣陶藝名揚天下。然而,黃松堅出生於東莞,在東莞度過了他的童年與少年時代。在東莞鄉間、學校裏,完成了對美術的最初啟蒙。此次回家鄉東莞舉辦個展,對黃松堅來説,無疑有著特殊的意義。接受本報記者的電話採訪時,黃松堅談起家鄉東莞一片深情,談到藝術探索之路時,又充滿了熱情和執著。
人物小傳
黃松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1940年生於廣東東莞,1959年加入石灣美術陶瓷廠(現為新石灣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曾任創作室副主任,現任新美陶公司藝術顧問、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大師聯誼會副會長、國際石灣陶藝會名譽顧問等。199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技藝人員”,並獲創作科研成果“一等獎”,1999年度獲國務院突出貢獻表彰獎,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10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訴鄉情】
從小就喜歡玩泥巴
記者:您1940年生於東莞,對家鄉,您留下了一些什麼記憶?
黃松堅:我出生在東莞的企石鎮博廈村,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我從小就喜歡繪畫,兩三歲時,就喜歡玩泥巴,用瓦片在墻壁上畫畫。村裏有一個水塘,裏面的泥巴很好,我時常用那些泥來做東西。
村裏沒有小學,我只能到外婆家就讀。外婆家的村名為馬嘶村,我在外婆家讀了六年的小學。那時候有一位姓唐的老師,畫畫得很好,對我也好。在他的指點下,我在繪畫上得到很大進步。
小學畢業後,我考到了東莞石龍中學。在中學裏,也是特別愛好畫畫。我全家人沒有文化,但我就照著連環畫來畫,畫得連吃飯都忘了。我父親見我這樣喜歡,乾脆把零用錢給我買連環畫,或者租小人書臨摹。東莞可以説最早啟蒙了我對藝術、對傳統文化的感知。我看了很多舊書,《三國演義》、《水滸傳》,對傳統古典小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對家鄉有很深厚的感情。童年時在村裏和夥伴在野外嬉戲奔跑的情形,下雨時到田野裏去玩;在外婆家和夥伴出去偷桃子,給人家追著跳到河裏去的情形(笑)。這些都歷歷在目,永難忘記。
記者:9月5日,你的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出的作品包括代表作《春夏秋冬》、鍾馗系列,以及新作《東方三聖》,此次將在嶺南美術館展出哪些作品?
黃松堅:和中國美術館展出的差不多一樣,大約125件作品。有幾件是比較新的、比較大的作品,專門為了展覽而創作的。比如《偉人山》,反映四代偉人的半身像,和石頭連接起來,看起來像是一座偉人山,屹立在東方。我提了一首詩,《承先啟後》:同彰日月,屹立東方,弘揚世界,更創輝煌。這樣就把我們東方民族、特別是中國人站起來了的精神,給體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