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美術市場 >

“小拍”成了贗品交易集市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0日 11:47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拍”與“小拍”之別,原指拍賣規模的大小而言,後來更多地體現在拍品質量檔次的優劣高下方面。譬如有些“小拍”標的物數量甚至超過“大拍”,然而品質檔次較低,成交價普遍不高。由於“小拍”門檻不高,一般投資收藏者更易介入參與。

  近來,筆者翻閱了不少大、小藝術品拍賣會圖錄,也參觀過不少拍品預展,發現一些拍賣機構出於種種考慮,對“大拍”藝術品事先多能組織專家審查把關,贗品氾濫現象相對要低一些。而不少“小拍”狀況難以樂觀,一些舊贗新倣劣濁不堪,有的簡直讓人難以入眼。

  一等價錢一等貨?

  不久前,筆者與朋友參觀一家古玩拍賣行的“小拍”預展,其中有不少署名近現代名家的字畫,估價差別較大。譬如標明“徐悲鴻(款)”的駿馬立軸,估價3000元;“鄭板橋(款)”墨竹中堂,估價4500元;“吳昌碩(款)”篆書對聯,估價2000元……有些署名為某大師的作品,居然連“(款)”都難得註明,乾脆以無底價方式拍賣。預展一圈走下來,對於拍品真偽,筆者心中疑竇叢生。

  隨後,朋友在現場向組辦方諮詢:“這次‘小拍’標的物是否保真拍賣?”

  工作人員相告:“世界各國拍賣會均不保真,全由買家自己看,本公司也不例外。您事先如果看準了,認為合適就競買,認為不合適就不要舉牌。”

  朋友又問:“你們是否按照行規,事先組織專家對這些拍品進行審鑒把關?”

  工作人員回答:“拍品組織專人看過後,才拿到這裡來預展的。”

  對古玩收藏圈較為熟悉的朋友再問:“雖然我們水平能力有限,不過看了這裡展出的不少拍品,有些似乎‘看不來’,不知貴公司對此有何看法?”

  這位工作人員回復:“請您注意看一下我們給每件拍品標明的估價參考,價格高有高的道理,價格低有低的原因,一等價錢一等貨。”

  朋友有些窮追不捨:“如果確實這樣的話,你們怎麼還敢拿出來拍賣呢?這樣做豈不是在砸自家的招牌嗎?”

  工作人員有些不耐煩了:“這是我們公司的‘小拍’,而非‘大拍’。您進門時看見上面懸挂的展標吧?不是已經寫得很清楚了嗎!”隨後便不再理睬我們。“小拍”市場狀況由此可見一二。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就現代拍賣業而言,每家公司都有其經營宗旨和運作方式,對“小拍”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品牌規模較大的拍賣行一般以春秋“大拍”為主,也兼做季拍、月拍之類的“小拍”。而其他一些中小拍賣行因為拍品來源和客源不足等原因,不得不更多地改以門檻較低的“小拍”為主,試圖劃分一塊市場蛋糕。

  筆者了解到,不少中小拍賣行的人員水平素質有限,為了減少聘請專家鑒定“掌眼”的商業成本,對賣家提供的標的物,事先幾乎不搞行家審鑒,自己權當做個“二傳手”;有的甚至與不良賣家等沆瀣一氣,“託兒”“媒子”“黑槌”等現象時有發生,實在不行就“打一槍換個地方”。即便外請行家鑒定把關,有些專家也是“給多少錢辦多少事”,至於挂名、“顧而不問”等現象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如在某次“小拍”預展現場,筆者的另一朋友與擔任該場拍品鑒定的專家邊走邊看,不少藏友尾隨而行。然而就在一位現代名家繪畫前,朋友直言此作有點不靠譜,該專家仔細審視後卻一聲不吭地抿抿嘴、搖了搖頭。尾隨而來的藏友們不禁吃驚,因為按照組辦方宣傳介紹來看,預展拍品都是事先請這些專家看過的。

  根據現行拍賣交易活動相關規定,委託方、仲介機構不得明知拍品有瑕疵而視而不見、不明確指出,或有意誤導買家。但真正具體執行起來可操作性較差,監管盲區漏洞不少。隨著造假者“反鑒定”手段的不斷升級,給古玩真偽鑒別帶來更多的複雜因素。因此即使出現交易糾紛,拍賣行中有的真“糊塗”、或者裝“糊塗”,堂而皇之地打起“擦邊球”來,比如事後以“本公司事先已組織專人審查,認為這些拍品沒有問題後才拍賣的;拍品真偽難免見仁見智,本公司對此有自己的看法”等話語搪塞。

  鋻於藝術品鑒定真偽困局尚未完全破解,有關部門對由此而來的違規現象很難下手制裁,所造成的市場無序亂象,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造假專業化和産業化、銷售網絡遍佈的當下,一些“小拍”儼然成了舊贗新倣交易的集散地。

  弄清狀況再出手

  相對於證券、房地産等投資市場,藝術品市場迄今出臺的監管法規有限,可操作性規章更少。如此缺乏監管,自然要比其他市場顯得更為混亂。從拍賣市場結構來看,“小拍”不過是其中的一種存在形式,然而當前交易中的贗品氾濫問題,已嚴重地影響了市場秩序和誠信聲譽。

  早在10多年前,文化古城南京就發生過一起在世書畫家到某藝術品“小拍”預展上集體指贗打假的事件轟動了全國,不少藏家至今記憶猶新。筆者還不止一次聽到一些國家級鑒定專家忠告:古玩藝術品圈內歷來潭深水渾,如今的“故事”不少,但“撿漏”的機率已經變得很小了,民眾對此應有足夠的清醒認識,謹防得不償失。

  藝術品投資伴隨著高風險。隨著今年各大拍賣行“春拍”相繼落槌,新的一輪“小拍”活動又將陸續登場。筆者殷切希望藝術品市場能儘早規範完善起來,同時提醒廣大收藏愛好者,在參與“小拍”時事先務必弄清所拍對象的基本狀況等。譬如拍品真在何處、偽在哪,為什麼好、為何劣?理由依據何在?同類拍品的市場行情變化以及個人的預期心理價位如何?這樣才可能有的放矢,堅決不打無準備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