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網上美術館 >

羅丹雕塑"加萊義民"亮相上海藝博會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2日 12:1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文匯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羅丹《加萊義民》青銅雕塑:高220cm、長266cm、寬211cm。

  主題為“讓收藏成為風尚”的2010(第十四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將於9月8日至12日在上海世貿商城登場。每年上海藝博會放在舉辦場館門前的那尊主題雕塑作品,歷來被視之為上海藝術博覽會對外宣傳和形象展示的一張“王牌”。而今年的“王牌”將從“1張”增至“11張”!其中,羅丹的青銅雕塑《加萊義民》是首次來中國,它是上海藝術博覽會有史以來參展作品中身價最高的一件,標價4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000萬元),其成交過程將受到全球關注。

  《加萊義民》表現14世紀英法百年戰爭時期6位法國加萊市市民悲壯就義的場景。當時,法國加萊城已被英國軍隊包圍,全城人被迫向英王求和,但英軍提出的條件是:加萊市必須選出六個高貴的市民任他們處死,這段歷史讓法國人痛心至今。

  羅丹創作這部作品時是1884年,當時他正埋頭于《地獄之門》的創作。是加萊城一位朋友的來信説動了他,信上説該城正籌劃建立一座忠魂碑,擬請他製作雕像。羅丹答應了。

  加萊市最初的要求製作一個叫歐斯達治德聖彼爾的烈士像。但大量歷史資料讓羅丹推翻了加萊市的計劃,他發現當時為拯救全城人的性命,被處絞刑的義民除歐斯達治外,還有5人,於是他決定,塑造一組6個義民在交出城門鑰匙走向斷頭臺時的情景。報酬還是按一個雕像算。

  在羅丹的《加萊義民》裏,年長的歐斯達治站在中間,他剛毅的神情,表現出內心的強烈悲憤與願意為城市去死的決心。他周圍的人物有的緊閉雙唇,兩手緊握城門鑰匙,情緒激動;有的側轉身,與同伴相互鼓勵著;也有的雙手抱頭,絕望痛苦;還有被這樣的死亡嚇著的,用手遮住了自己的眼睛。這6個義民的造型各自獨立,卻相互聯絡著,腳下的平臺是他們的城市、是他們即將離開的土地、是至死都將他們連在一起的某種力量,這尊群像,幾乎成為那座即將被淪陷之城最後掙扎與不屈的縮影,死亡的痛苦與屈辱,被羅丹以這樣的方式,成為一個民族永恒的紀念。

  據記載,當時市政當局看了《加萊義民》的草稿,認為感情過於悲痛,希望羅丹修改。但羅丹不滿足於通常做英雄紀念碑的慣例,他力圖再現當年事件的真相,把人物真實的內心世界告訴後代,因此堅持沒有做大的修改。後來由於資金不足,一再拖延,直到十年後的1895年,這座組雕才在加萊市的裏席爾廣場上正式揭幕。而組雕問世後,羅丹的藝術也引發了社會的激烈爭論。

  有評論家認為,《加萊義民》向我們提示的是:羅丹那種徹底逼近真實和深入探索的精神,那尖銳的心理刻畫和強烈的性格表現,是藝術真實的震撼力。這件作品不論結構,或對紀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對英雄人物的闡述,對當時來説都具有革新的意義,也因為這個,它在現實主義藝術史上始終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羅丹在這一組雕上的貢獻,是將英雄紀念碑首次注入了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表現,他讓《加萊義民》變成了人類共同思考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