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2日 11:3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藝術品市場分為以畫廊、文物店為代表的一級市場(或稱藝術品零售市場),以拍賣為核心的二級市場(或稱藝術品二手市場)。一個相對成熟的藝術品市場,應由畫廊和拍賣市場共同發揮作用,互為補充。在中國,雖然藝術品拍賣市場近年來交易火熱,但畫廊卻相對冷清,有的甚至維持困難。
收藏家徐龍森認為,這波熱潮主要集中在傳統名家名作,一級市場大多都做當代藝術,與其不構成關係。甚至由於資金集中于書畫市場,對於市場基數最大的當代藝術及畫廊、展覽産業形成負面擠壓。
“內地的畫廊業一直是穩中有降,這主要是由於前幾年做畫廊的人胡要價、做生意不規矩的結果。前幾年就像‘文化運動’一樣瘋狂,天天有人到北京宋莊敲門看畫,那時候,幾乎任何一個藝術家都有人買斷,一個學生的畫就可以賣到30萬元。很少有人進行嚴肅的學術判斷,大家腦子裏都想著掙快錢。”
相較過去,當代藝術品收藏家李冰告訴筆者:“不冷靜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市場非常好,藝術家和市場都開始變得理智,藝術産業鏈也開始健康地成長。”
儘管從交易數額上觀察,書畫市場的火熱對市場基數最大的當代藝術尚未形成明顯的拉動效應,但財富的積累、資金的流入確實給整個藝術産業帶來了正面效應,甚至推進了整個市場的發展軌跡。
“熱錢的涌入其實是一個雙刃劍,一方面會帶來一些泡沫,另一方面它也産生了實在的好處,如果沒有拍賣場誘人的交易成績,也就沒有媒體、大眾甚至政府對藝術品市場的高度關注。”墻美術館執行館長冀鵬程表示。
坐落在望京一個社區的首飾定制小店裏,堂中的墻壁上挂著兩幅當代油畫——蒼茫的色彩,寧靜而富有節奏為普通的小店增添了一份靈動、開闊。
畫畫的人叫靄陽(化名),是一位年輕的藝術家,2007年從浙江來到北京。剛剛在宋莊穩定不久,金融危機加上市場本身的虛高泡沫令整個當代藝術遭遇滑鐵盧,宋莊的許多年輕畫家、甚至曾經位列一線的藝術家都搬出了這個著名的畫家村。靄陽也搬到了一所高校周邊的普通公寓內。
由於獨特的生活經歷和視角,他的畫作深邃、清闊,曾經在上海一家畫廊賣出過30多萬元的價格,讓這個年輕的藝術家頗受鼓舞。然而,2008年的北京卻讓靄陽心灰意冷,近一年的時間他沒有賣出過一幅畫,偶爾有幾個朋友半幫忙半喜歡地拿走一幅,算是補貼他的生活。
苦撐一年多後,隨著市場逐漸回暖,靄陽的幾個藝術家朋友重新接到了定單,他自己也接受了一家畫廊的長期代理。而且令他驚喜的是,不僅畫廊以及藏家的定單變多,一些建築設計方面的機構也開始向他打開了大門。目前靄陽正在給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室內提供畫作和空間設計指導。這些年輕的藝術家如今不僅可以銷售他們的藝術品,更開始銷售自己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