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美術市場 >

新玉火爆古玉遇冷 收藏上等新玉踏實又省心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1日 11:0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下的玉器市場一片紅火,但有件怪事兒,就是新玉交易熱鬧異常,古玉市場蕭條慘澹--一件高檔翡翠或一塊優質和田籽料的價錢往往能買數件“古玉”。於是,有玉友感到困惑了:現在是“好古”的時代,加上此起彼伏的媒體鑒寶欄目的宣傳,凡是與“古”沾邊的東東都很走俏,為什麼到古玉這兒就不靈了呢?

  這的確是當下玉器市場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但並不奇怪,因為假古玉滿天飛,且權威鑒定結構的缺失導致某些古玉爭議頗多,鮮有人肯一擲千金地冒這個險。

  古玉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某些古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難以用權威的方法定真假--這也是古玉市場不太樂觀的重要原因。

  不久前,我到北京出差,見到了戲劇大師張廣天。老友久別重逢當然是欣喜若狂。閒聊之餘,張廣天掏出一件玉劍璏説:“聽説你喜歡戰漢玉,這件水銀沁的好東西就借你玩幾天吧。”看我有些無動於衷,張大師急了:“你怎麼不激動啊?”我笑著回答説:“好東西見多了,有些寵辱不驚了。”盛情難卻,接下來我就佩戴著這件玉劍璏在京城走親訪友。去漢唐考古學泰斗齊東方教授家串門時,我取出玉劍璏請他辨別真偽。齊先生看後説:“是件好東西,哪來的?”次日,又回北大拜訪我的玉器老師趙朝洪教授。趙先生看到這件東西就劈頭蓋臉地把我臭罵一頓:“蒲紋就是蒲紋,谷紋就是谷紋,古人分得很清楚,而且這件東西圖案含糊不清,刀法拙劣晦澀,顯然是現代倣品。至於所謂的水銀沁,那是化學處理的,我都見人家做過。你竟然買這樣的東西?!幾年的玉器課白上了……”這件事兒搞得我哭笑不得,但也印證了一個事實:不太“開門”的古玉爭議多多,又沒有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權威鑒定機構,誰説了算?你又該相信誰呢?這樣一來,古玉買進容易,但急於兌現時公婆各持其理,説不清,那你可就傻眼了。這個道理玩玉的人恐怕都明白。

  新玉人見人愛便於“顯擺”對某些新貴階層來説,玩玉就是玩心情,與其花大錢買一件“説不清”的古玉,倒不如買件光鮮“開門”、人見人愛的新玉,這樣顯擺起來自己也有面子。然而也是古玉的這種“説不清”,往往讓不少愛玉的君子沒有面子。

  我有位閱歷豐富的玉友:越戰時是優秀的偵察兵,轉業後是威名遠揚的教官,後來下海成了一名儒商,生意做得不錯。這位朋友有一件岫玉質的紅山玉鸮。這件玉鸮是他的摯愛,據説有人出60余萬元的高價都沒舍得賣,平時總是“無故鸮不去身”。一次,他取下玉鸮讓我欣賞,我憑感覺隨口説了句“不對”。自此之後,就再沒見他戴過這件玉鸮,估計我説的那句“不對”可能讓他非常不舒服。

  收藏上等新玉踏實又省心儘管玉器收藏熱一浪高過一浪,但為投資、理財而買玉者不佔少數,真正識玉、懂玉的藏家又有多少呢?正如一位經營演出的張姓朋友所説:“這年頭投資股票老是虧,買黃金也未必有保障,不如買幾塊和田玉放著實在。”相對古玉而言,料好工精的和田籽料和上等翡翠飾品較古玉好辨別,加之上品越發見少,近年來價格又一路飆升,是真正的財富象徵。因此,從投資的角度講,掏腰包買塊上等新玉比收藏古玉省心又踏實--這或許是所謂當下古玉市場價格幹不過新玉的最直接原因。

  其實,翻翻中國十餘年來的拍賣紀錄,真正古玉的價格並不便宜。早在1996年北京瀚海秋拍時,紅山文化的那件岫玉質“太陽神”就拍出了242萬元的高價。嚇人吧?

  假古玉成本低賺錢就賣玩玉的人大都知道,時下的古玉造假勢頭之猛、規模之大,遠勝宋代乃至明清,可謂史無前例,致使古玉市場中假古玉比比皆是且便宜,真古玉則一塊難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