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美術市場 >

品評扇子:折扇扇骨亦風雅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5日 13:4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折扇,亦稱折疊扇,一名撒扇,蓋收則折疊,用則撒開。還因以扇骨聚其頭而散其尾,故又稱聚頭扇。據説是從日本自宋代傳入我國,後來即開始自製。因其引風驅暑舒捲炎涼,使用方便,又相對輕巧別致,普受大眾歡迎。隨後,書畫家便在扇面上染翰丹青,展示才華;雕刻家也把刀工技藝施展于小小扇骨之上,故又平添許多風流雅韻,逐漸形成了書畫藝術和雕刻工藝的“別體之作”,一扇在手已見其身份品位和人格表露。

  單就折扇扇骨而言,好的扇骨本身就是風雅之物,亦是人們歷來喜愛的玩賞品、收藏品。清代大書畫家趙之謙扇骨銘曰:“扇之骨,可刻銘,無此骨,扇不成,是一定法,難變更”、“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易慎取捨,知輕重”。前則詼諧有趣,後則語出自《周易係辭下》,以扇骨喻人之風骨,可謂微言大義,意蘊深遠。

  大凡器物、工藝品之類,論其良窳(粗劣)、巧拙,不外從“料、工、形”三個字上衡量。即質地、材質、做工、形狀、形制等方面。扇骨亦不例外。

  常見的扇骨材質大體可用四字概括,“竹、木、牙、角”。以竹、木為多。有玉竹、湘妃竹、梅鹿竹、佛肚竹、棕竹以及紫檀木、雞翅木、烏木、紅木、檀香木、楠木、黃楊木、桃絲木等。嵌螺鈿、髹漆的扇骨其基材多是竹,竹質比木質柔韌,有彈性,更適宜做扇骨。

  所謂做工,主要體現在大骨(邊骨)和聚頭上。素面做工主要看水石打磨工藝,上等竹材經精細打磨後,似象牙色澤、質感(牙黃、牙白),溫潤可人,用久則如琥珀,如玉,即所謂玉竹了。雕刻的表現力豐富,最有講究。刻法有陽刻、陰刻、留青、貼簧、沙地、透雕、鏤空等。還有髹漆、鑲嵌、戧金銀等多種手法。

  折扇的形制豐富多彩,精巧別致。扇骨根(笳)數,常見有9、11、12、13、14、16、18、20、22、24、28、30等。舊時全棕杭扇最多達60根。9根是日式扇,又稱“九根蔥”。女式“坤扇”,扇骨短、窄,但根數多在30以上,可使角度、開面變大,扇起來生風。

  扇骨長度規格有8寸(28.3厘米)、9寸5分(31.7厘米)、一尺(33.3厘米)尺一(36.7厘米)、尺二(40厘米)等。

  扇骨聚頭有古方、琴方、尖根、茄形、梨形、葫蘆、花瓶、蝙蝠、魚尾等式樣。比較考究的有“和尚頭”,每根扇骨底端都要做成圓片,且大小不等,依次排列疊成球體,大骨外再補鑲球面形成圓球,球內鑲玉、翡翠等名貴飾物,外形光滑圓整,如同光頭,很有趣。

  目前舊扇骨的收藏已形成一個門類,而受到一部分藏家的青睞。筆者翻檢出三件有代表性老扇骨(如圖)與讀者、藏友共賞。

  其一,9寸5分長16骨陽雕山水竹骨。此扇骨為舊時行話“九五-十六”的標準規格,是民國期間滬上朵雲軒製品。方寸畫面,樹木山石,樓閣舟車,點景人物,佈局巧妙,遠近分明,層次感強。雕刻規整細膩,刀法嫻熟,筆道清晰,刀刀見筆。兩粘邊一有“松”字靛藍色印戳標識,一有“朵雲”紅色印記。另有墨筆手寫刻工姓氏。

  其二,9寸5分長9骨如意式竹胎漆骨。9骨是日本式,特點是大(邊)骨、小(內)骨細窄無甚差別,只是大骨略厚實些。日式折扇股數少,折寬(檔)自然大,便於書畫表現,尤其講究材質的名貴和製作的精細。此扇骨是民國早些時期漆器,做工考究,樣式別致,髹漆精到,厚重牢固,色澤烏黑,澤光純正,顯示出漆骨固有的雍容高雅。大骨整體為如意形,壽字紋如意頭碩大,易於粘牢紙面,小骨若水波(蛇形),相鄰兩骨峰谷交錯,起伏連綿,給人以抑揚頓挫之感。聚頭為花瓶式。貼面有“隆”字圖案標誌,尚不知為何地何家徽記?敬祈識者指教。

  其三,6寸長30骨全棕坤扇。此為“杭省舒蓮記”扇莊精製黑紙雅扇(有標識),民國時出品。自古“杭州雅扇”與絲、茶為杭州三絕。棕竹珍稀名貴,産于黔桂山區,用於扇骨,竹筋細勻,厚薄一致,花紋優美,柔軟富彈性,搖曳輕盈。棕骨一般不雕不刻,保持著自然花紋和原有的雅致,動筆動刀反而易於沾上俗氣。如此件精美懷袖之物,女士使用確可平添幾分嫵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