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美術市場 >

不是名硯不動心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7日 11:4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海南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6月,在北京保利5週年春拍古董珍玩專場上,清乾隆“乾隆御用”禦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以1400萬元成交,打破硯臺拍賣世界紀錄。今年5月,在中國嘉德2010春拍“翦淞閣───文房清供”專場上,清康熙禦制松花石龍馬硯以425.6萬元高價成交,同樣引人注目。

  這兩方硯臺都是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名硯、名家硯。

  在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中,硯雖然排在最末,但其文化含量和收藏價值卻居領銜地位。所謂“四寶”硯為首,這主要是由於硯質地堅實、能傳百代的緣故。所以,現今社會上收藏“四寶”以硯為最多,硯受人喜愛的程度也最深。

  中國古代硯臺材質多樣,産地眾多,但是今人收藏古代名家硯,一般都以“四大名硯”為重點對象。“四大名硯”即廣東肇慶(古稱端州)的端硯,河南、山西的澄泥硯,江西婺源(古時由安徽歙州治)的歙硯,以及甘肅洮河的洮河硯。其中端硯以石質優良、細膩滋潤和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的優點,被推為“群硯之首”。

  硯臺曆來受文人雅士喜愛,因而也就有了“石虛中”、“即墨侯”、“萬石君”、“石鄉侯”、“鐵面尚書”等別號。如今的硯臺收藏家與歷代文人雅士一樣,一旦得到稀世名硯,便視為異寶,愛不釋手,甚至到了“日撫珍品度永晝,夜枕佳硯夢魂隨”的境地。

  廣義的名家硯,大體包括三類。一是名家設計、雕刻、製作的硯臺。二是名家題寫硯銘的硯臺。三是名家使用、收藏或鑒賞過的硯臺。

  收藏古硯:有銘才有名

  在硯臺收藏中,最受重視的,也是增值最快的,當數歷代名家硯。

  古硯貴在有名。因為中國早期的硯臺注重實用性,裝飾較少,宋代以後,特別是明清兩代,硯臺製作出現新的突破,朝著藝術化方向發展,講究造型美觀、雕刻精細、圖案豐富,而且盛行在硯上鐫詩題銘的風氣,使硯臺超出作為一般文具的實用性,成為供人玩賞的藝術品。古代名硯流傳至今,已極為珍貴,因此在國內外文物藝術品市場上行情日益看好。

  鑒定一方硯臺的投資收藏價值,不外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材質。目前國內外文物藝術品市場上中國古代硯臺的拍賣價格高位,大多由端硯創造。二是雕刻工藝。工藝複雜而適當的價格自然要高些。三是造型。一般來説,方形、圓形硯臺的價格要高於不規則硯臺的價格。四是名家效應。俗話説,“硯貴有名,身價倍增”,指的是硯上的名家銘文,多為詩文警句。

  近代天津有一位嗜硯如命的大收藏家徐世章先生,乃民國大總統徐世昌的堂弟,他就收藏過很多名家硯。1954年徐世章先生病故,他的家屬遵照他的遺願,分三次將他畢生積聚的古硯等兩千余件文物捐獻給國家。天津博物館的藏品中,以硯的收藏最為精美,所以該館開闢了全國唯一一個古硯陳列專室。這些古硯都是徐世章舊藏之物。該館展出的不但有石硯,還有玉硯、瓦硯、瓷硯、鐵硯、銅硯、澄泥硯、瑪瑙硯、水晶硯、料硯、竹硯、砂硯、磚硯等。“四大名硯”中的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更是應有盡有,千姿百態,各具妙趣。明代《荷魚硃砂澄泥硯》,色朱,硯形如同遊魚,揚尾立鰭,栩栩如生。而《王岫君山水硯》和《瑯嬛仙館硯山》則可稱得上精妙絕倫的藝術品。制硯藝人因材施藝,雕高山流水、明月當空、清泉飛瀑,點綴以橋亭舟舫,充滿了詩情畫意。明代顧從義《石鼓文硯》,硯面、硯周和硯底上按照宋人拓本摹刻了石鼓文四百多字。它已成為研究石鼓文不可多得的資料。《墨雨硯》曾是清代著名硯臺收藏家黃任收藏的精品十硯之一。硯石身上的黑色斑紋,若潑墨點點,如細雨絲絲,因此被命名為“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