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資訊 >

大師之後無大師? “大師焦慮症”瀰漫中國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6日 13:28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對中國教育學術的體制、機制弊端的討論日益熱烈的今天,有兩種心態也在潛滋暗長:一是悲觀失望,覺得今天的中國已經沒有了誕生大師的土壤,對未來中國能否再出大師感到灰心;一是神化大師,把大師視為天才,當成傳奇,頂禮膜拜,仿佛大師是難以超越的神。這兩種心態都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對此,我們要説:第一,我們這一代人雖然無望成為大師,但我們至少有機會去創造大師誕生的土壤。第二,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就在於他們做出了超越前人的成果。如果我們只是跪在地上仰望前輩,“超越”二字自然無從談起。沒有超越,又何來大師呢?

  在討論“今天為什麼無大師”的同時,其實也不妨想一想“大師是從何而來的”。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回顧大師們的成長歷程,分析其中的各種因素,有助於我們更加客觀地認識大師現象,有利於我們以更加科學的方法培育人才,從而為新一代大師的誕生創造條件。

  大師之所以能夠成為大師,固然是他們自身稟賦和努力的結果,但從更大的視野來看,大師的産生是社會和時代風雲際會的結果。如果生不逢時,那麼即使你是文曲星下凡,成為大師的可能性亦不大。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首倡白話文寫作,在當時固然是石破天驚之論,但是如果沒有晚清以來西風東漸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猛烈衝擊,這番言論也不可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胡適自然也當不成白話文運動的“開山鼻祖”。錢學森赴美留學之際正是世界航空航天科技方興未艾之時,時代給了他進入科技前沿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新中國的成立為這些學有所成的海外學子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臺。而這樣的時代條件,是後來者所沒有的。歷史證明,得風氣之先者成為大師的可能性遠高於後來者,因為他們可以做出開創性的工作,而這正是奠定大師地位的基礎。

  優秀的文化傳統是誕生大師的沃土。我們今天津津樂道的中國科學界的“三錢”都出生於江浙地區的書香世家,這絕非偶然現象。從更大範圍來看,以江浙為核心的南方自古就有耕讀傳家的傳統,良好的讀書氛圍造就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局面。據統計,從南宋至明清,秦嶺—淮河以南的狀元佔全國狀元總數的70%以上。1000多年過去了,這一局面直到今天也沒有根本改變,有人曾根據教育部出版的中國教授名錄分析,秦嶺—淮河以南的大學教授佔全國的69%,這説明文化具有強大的繼承性。重視文化、追求學術、勤奮好學的文化傳統在大師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現在一提大師問題,相關部門本能的反應就是花大錢培養拔尖人才,這不由得讓人想到“集中優勢兵力重點突破”的戰術,但是用經濟和軍事的辦法來處理文化問題,恐怕難以奏效。據報載,為回應“錢學森之問”,各種各樣的計劃、工程正在實施,目的就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對照大師們的成長背景和經歷,不難看出,和重點培養拔尖人才相比,營造適合人才發展的大環境才是更加重要的問題。

  今天,我們能做的是創造適合人才發展的環境,並把這樣的環境固定下來,傳承下去。有了合適的土壤,種子也不一定就能發芽,但是沒有土壤,一切皆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