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故事 >

米開朗基羅青少年時代的故事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9日 11:3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大雕塑家、畫家和建築家。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出生在離佛羅倫薩不遠的喀普列茲。

    他的父親盧多維科列奧那多波那羅蒂是卡普裏斯的市長。他在一個全是男人的家庭中長大。他有四個兄弟,沒有姐妹,母親在他六歲時去世。因此當市長的父親希望他的五個兒子能夠經商,或者當銀行家。當他發現小兒子執意想當藝術家時,分外惱火,開始用皮鞭“開導”他。然而皮鞭並沒有打消米開朗基羅想當藝術家的決心,父親萬般無奈之下只好讓他師從佛羅倫薩的一位畫家——格蘭達約學藝。

    那時,格蘭達約正在聖母院內作壁畫。他叫學徒們研磨顏料,用布臨摹他精製的草圖。米開朗基羅的臨摹超過了原作,引起了格蘭達約的嫉妒。不久,他讓米開朗基羅轉往伯特爾多處繼續學畫。伯特爾多在為佛羅倫薩的統治者“豪華者”勞倫佐效勞的同時,還給一群青年人講授雕塑技法。伯特爾多是文藝復興時代早期的現實主義傳統的捍衛者,他在增長米開朗基羅的才幹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他幫助米開朗基羅了解古代藝術的實持,研究意大利的現實主義大師的創作。

    一天,米開朗基羅在美第奇花園中正在鑿一個老人的頭像,統治者“豪華者”勞倫佐碰巧在花園裏經過,當他走過米開朗基羅的雕像時,停步下來。他看了一眼,轉身朝著年輕的雕塑家:“我的孩子,”他説,“你難道不知道,老人總是掉牙缺齒的嗎?”

    米開朗基羅一看是勞倫佐在跟他説話,激動萬分,他拿起工具,敲掉雕像的一顆牙齒,轉身面對勞倫佐:“這樣行了吧?”

    “對”,勞倫佐大笑,“好得多啦!”

    勞倫佐對這個機靈而有才能的14歲孩子感到興趣,把他帶到美第奇宮,允許他同桌進餐,鼓勵他跟自己的子女一起玩耍,送給他一件紫色大衣,每月給他五個金幣,讓他打開他的眼界,使他看到了異教世界的壯麗。在這兒,米開朗基羅從神秘主義者菲奇諾、哲學家皮科、米蘭多拉、詩人波利齊阿諾,以及世界各地來到美第奇宮殿的學者、作家和藝術家身上獲得了豐富多彩的精彩食糧。在美第奇的餐桌上大家對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推崇備至,認為他是首屈一指的先知和聖人。

    米開朗基羅在這種異教的影響下,完成了他的第一創作——浮雕《眾怪之戰》。這是一場半人半馬怪物的逼真混戰,充滿希臘裸體的勻稱美,一則遠古神話在文藝復興世界中的再生。

    這是米開朗基羅縱橫自如的世界,他在這段時期中的生活極為幸福。可是接踵而來的一次遭遇卻使他肉體和精神帶來終生的創傷。與他一起學藝的有才能的藝徒中,有一個名叫托裏賈諾的,脾氣急,拳頭硬。這傢伙打架的本領勝過繪畫本領,米開朗基羅奉命批評他的畫,事後發生了什麼呢?最好莫過於看看托裏賈諾的自白:“那時我對他的批評比平時更為惱怒。我捏緊拳頭,在他的鼻子上砰地一擊,鼻骨便軟得像松餅一樣,他就這樣終生帶著我的拳頭標記。”

    米開朗基羅被抬到家裏,人們以為他必死無疑。傷癒後,他在鏡子裏看到了自己的破相。從這天起,他明哲保身,開始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一切。

    23歲時他來到羅馬,開始應徵為聖彼得教學塑造基督和聖母的雕像。他充滿自信地在申請書上寫道:“這作品將成為當今無人能夠逾越的作品。”此時,米開朗基羅深信文藝復興的理想是不可動搖的。他創作出來的作品飽含著憂傷,在《皮耶塔》這幅雕像作品裏,母親把兒子的屍體抱在膝頭上,凝視著他的面孔,像是想知道所發生的一切。他的手勢是有適度的,逐漸地消除著痛苦的疑問,細膩地表達著她那內心深處的全部悲哀。把成年兒子放在母親的膝頭上的想法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困難,而這個困難,畫家經過深思熟慮以配置帷幔的方法解決了。穿在聖母身上的衣著呈現出流水般的輕盈的細小裙紋,突出了她的女性面貌,沉重的布料衣裙從兩膝一直拖到地上,組成一團,類似雕塑的臺座,上面安放著基督的身體。為了造成明確、完整和純樸的印象,米開朗基羅採用了角錐形的造型雕像完成。雕像完成後全羅馬的藝術愛好者蜂擁前來觀看,大家都被這美麗而聖潔的聖母形象感染、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雕像作成後,米開朗基羅平生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屈從於虛榮心這個弱點,晚上他把自己鎖在教堂裏,在燭光下,把自己的姓名和故鄉的地名刻在雕像上。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在別的完成雕像上簽名。就像大自然的樹林和山脈一樣,米開朗基羅的傑作是無需附帶其創造者的簽名的。

    (本文轉自論壇,不代表美術臺觀點)